1948年8月,蒋军整编第七师、第二十八师对中原军区第三分区发动第四次“清剿”。
为了粉碎敌人的这一阴谋,中原军区独立旅旅长张才千指挥独立旅和二分区第四团、第五团,在荆门地区及汉水北岸积极活动,从外线牵制敌人。
五团奉张才千的命令,挺进到天门以北地区,8月21日晚在九真庙一带打了一个胜仗,歼灭了敌人一个中队。
按照“打了就走,示形于此,隐形于彼”的行动方针,五团又于8月22日天亮前转移到石庙地区的夏家新场一带。
部队刚刚吃完早饭,突然听到营地南面几百米外传来一声枪响。
原来,驻扎在天门的蒋军二四〇团得知九真庙那个保安中队被五团歼灭后,由副团长钟奇武率领前来追击五团,不料被我军的哨兵发现,当即鸣枪报警。
听到枪声后,团长张成树按照“敌进我退”的原则,立即率领全团转移,后来撤至安子山、二房湾一带高地,占据有利地形以迎击敌人。
没想到在这次转移的过程中,却出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五团二营五连一排有个名叫陈进德的轻机枪手,在头天晚上部队宿营时,发现树丛后有一小片草地,就在那里躺下来睡觉。
在部队连续行军作战的过程,陈进德帮受伤的战友背这背那,打仗又非常勇猛,身体处在极度疲劳的状态,刚躺下来没多久就鼾声如雷。
由于他睡得太死,以至于连哨兵开枪、团长带领全团撤退这些动静,都没能把他从睡梦中惊醒。
好在有一名附近的村民,早早起来上山砍柴时经过这里,无意中看到了陈进德。
这时敌人已经来到附近,他们找不到五团将士只能满山瞎转悠。可他们又怕中了解放军的埋伏,就盲目放枪给自己壮胆。
村民见到陈进德竟睡在树丛杂草之间,断定他一定是解放军战士,连忙把他推醒,劝他赶快离开,免得落入保安队之手。
陈进德见整个部队都已经不见了,这才意识到由于自己睡过头掉了队,陷入独自一人面对敌人的困境。
他让那位好心的村民马上回家,免得被蒋军抓住当成解放军。
村民离去后,陈进德马上抱着那挺轻机枪去追赶部队。
当他来到一座废弃的农舍时,发现有十多个敌兵正迎面扑来。陈进德一看敌众我寡,马上跑进农舍准备战斗。
当敌人大呼小叫着围过来时,陈进德已经用枪托把土围墙打出一个缺口,沉着镇静地打出一梭子弹,撂倒了前面三个敌兵。
剩下的十来个敌兵见势不妙,慌忙滚进沟洼田地,半晌不敢动弹。
当时敌二四〇团的大队人马在山上转悠了半天,始终没发现解放军的踪影,现在听到一阵枪声,很快都朝枪声响起的方向扑了过来。
也就是说,陈进德这次掉队,反而牵制住了敌人,为全团安全撤退赢得了不少时间。
敌人涌到陈进德藏身的农舍时,却发现此处地形非常奇特:农舍背靠大山,两边是深涧幽谷,只能从它的正前方进攻。
陈进德虽然只有一个人,但他凭借手中那挺轻机枪,又杀伤了不少敌兵,打得敌人的大部队胆战心惊、进退两难。
这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带队的敌副团长钟奇武也意识到农舍中根本没有解放军的大部队,只有一个轻机枪手而已。
为了回去好交差,钟奇武命令手下不要用重武器打死农舍内的“共军”,必须留下活口,这样一来又给陈进德创造了便利条件,使得他在绝境中面对群敌却得以大显身手,拖住了敌人。
可是陈进德也明白自己不能一直跟敌人耗下去,因为他身上的子弹快打光了。
他打光了最后一梭子弹,趁敌人正缩头躲避之机,迅速翻过院墙,滚进了农舍西面的山谷。
好在山谷里草木茂密,当敌人回过神来追赶时,陈进德已隐没在谷底的树木之中,安然脱险了。
巧合的是,陈进德半小时后就追上了大部队,原来团长张成树在转移途中,发现这股敌人指挥混乱、战斗力不强,决定杀一个“回马枪”。
全团在向夏家新场折返途中,意外遇上陈进德。团长张成树了解到他脱险的经过后,断定敌人会从蒋皮巷向天门回撤,他当即命令部队全速前进。
全团到达蒋皮巷附近时,果然遇到垂头丧气回撤的敌二四〇团。张成树当机立断,命令一、三营向敌人左翼迂回,他亲自带领二营从正面向敌人发起冲击。
敌人遭到这猝然一击,顿时阵脚大乱,仓皇向东南溃退。
五团指战员士气高昂,两面夹击,激战一小时后,歼敌400多人,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弹药。
战斗结束后,张成树不但没有对他因睡过头而掉队的错误进行处分,还表扬他在绝境中遇敌不慌、临危不惧,为大部队安全转移并取得反击胜利立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