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大寨村东侧田野里。是汉高祖刘平与王皇后合葬的陵园。也是西汉时期修建的最后一座皇陵。清代,康帝汉平陵被误认为魏氏汉元帝陵,在陵南侧立了两块石碑——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汉皇陵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经过科学实地勘察研究,确定“汉元帝威陵”就是汉平帝康陵。 1956年8月6日,康陵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作为“西汉帝王陵墓”的组成部分,康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康陵划归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辖,康陵的保护规划和旅游开发已启动。紧邻高速公路,视野开阔。远远就能看到皇陵高大的印章。
目前,康陵印章南侧立有石碑五块,周围有栏杆。从东到西分别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渊所书的“汉元帝威令”碑,以及2011年的碑。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迹2007 年5 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迹2007 年10 月30 日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迹1981 年10 月11 日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陕西巡抚陈洪谋等立“汉元帝威陵”石碑,记载陵区保护范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和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碑上刻有“康陵”两个大字。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立的石碑上,中间刻有“汉元帝威令”四字,右侧刻有“算围数”字样。围墙从东到西、从北到南长九十英尺。”每一座长八十三英尺,宽三英尺。墙内面积为:从陵墓到城墙尺,从陵墓到西城墙尺。总土地七亩二分钱。令狐、庞代杰、王季氏。”左侧刻有“陕西等地都督府右副都尉、陕西西安等地布政使史陈洪谋。兵部驻京侍郎惠忠,陕西西安布政使吴朱,充陕西西安按察使燕道孙辰兴。西安府太守张奎年。”
昔日,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汉元帝威陵”碑落入田野。碑身残破,残破不堪。 2016年5月,康陵文管所工作人员对碑进行了修缮,重建了高大的碑楼,对碑进行了保护,使其雄伟夺目。
在唐朝之前,人们明确地相信这里就是康陵。宋代以后,西汉皇陵的位置已不再明确。由于康陵陵体高大,被误认为是卫陵。同时,汉元帝威陵被误认为是汉昭帝平陵,汉昭帝上官皇后墓被误认为是康陵汉平。
毕渊编着的《关中名胜志》中记载:“昭帝平陵在咸阳县东北十三里”、“元威帝陵在咸阳县东北十三里”。以及“平康帝陵位于咸阳县西二十五里”等内容。从此,昭平陵帝、元帝卫陵和平帝康陵被加冕。
刘禅(公元前9年—公元5年),汉元帝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哀帝驾崩,没有子嗣。王莽九岁迎刘渠称帝,是为汉平帝。当时太后临朝,大司马王莽主持。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将女儿嫁给平帝为皇后。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驾崩,葬于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