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东西方都出现了石磨。专家在庞贝遗址出土了石磨,但与中国古代石磨并不相同。经过深入研究,专家们找出了这两种石材研磨机的区别。那么磨石机哪种好呢?如果你也想知道的话,下面小编就从头给你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账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评论)
原始社会时期,古人就最早种植水稻。为了给稻谷脱壳,他们发明了最早的石磨板。他们把稻谷放在石磨板上,用石棒来回碾碎,除去稻壳。在这个过程中,古人发现有些米被碾碎后更容易煮熟,于是他们发现了米粉。后来,长了小麦,他们也磨小麦,但石磨盘的效率太慢,于是他们改进后发明了石臼,就是把小麦放进石槽里,用石棒捣碎。从而提高了工厂的效率。提高劳动效率。然而,石臼也有一个缺点。捣出来的面粉不够细,有时会粘在一起成块。最后,古人把两块磨石板叠起来,来回滚动,这就是磨石的雏形。
考古研究表明,我国最早的形制石磨出土于满城一座汉墓中,距今约2100年。它由两个石磨和一个青铜漏斗组成。直到晋代,石磨才最终定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没有改变。对于很多读者来说,一定见过石磨。它由上下两块大小相同的石板组成。它们通常是圆形的,直径有大有小。最大的可达两米多。需要三四个人才能推。而普通家用石磨机的直径不到1米,通常一个人就能轻松打磨。石磨看上去很简单,但是里面却发生了很多事情,因为里面两块接触的石板上有规则的沟壑,而且从里到外,沟壑变得越来越浅。谷物从中心孔落下并卡在沟壑中。来回摩擦,就变成粉末了。
庞贝石磨的造型奇特。它由石墩、磨石、木柄三部分组成。石墩高约45厘米,直径约40厘米。磨盘也有上下两片,但独特的是它有两个锥体,两个上锥面重叠形成研磨面,然后将手柄插入上磨盘的凹槽中。对于西方考古专家来说,这样的庞贝石磨可能一点也不奇怪,但我们看惯了中国古代石磨,感觉很别扭。因此,一些专家开始思考哪种石磨更科学。
比较中国石磨和庞贝石磨,最大的区别就是磨盘不同。前者是圆盘,后者是圆锥体。这也导致了磨盘的接触面积不同。前者面积较大,后者面积较小。根据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在相同的摩擦系数下,接触面积越小,摩擦力就越小,推动起来就越容易、省力,接触面积就越大面积越小,摩擦力越小。相反。所以,庞贝石磨比中国石磨更容易推。不过,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接触面积越大,面粉磨得越彻底、越细。因此,石磨由于接触面积大,磨出的面粉效果更好。
专家总结说,中国石磨和庞贝石磨各有千秋。前者的特点是细磨,后者的特点是易磨。如果你仔细想一想,这可能意味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中国人注重质量,宁愿更加努力地生产最优质的产品,而庞贝人注重工作效率,以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完成工作。一旦完成,就这样了。至于结果,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石磨的出现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石磨和庞贝石磨都是独立出现的,彼此之间没有文化交流。尽管它们的形式不同,但原理是相同的。可见,文明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人类无法干预的。
参考:
《庞贝三日》 作者:(意大利语)阿尔贝托安吉拉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温秀才,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本文作者:特约历史作家:刘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