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东汉末年至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动乱时期,“善待亡国之王”是非常流行的一条规则。
但南朝刘宋王朝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在这件事上却是个绝对的例外。
例如,公元420年,57岁的刘裕迫使东晋恭帝司马德文退位,成功建立刘宋政权并即位后,他又“想到”了自己的上司马德文.失去王位的司马德文虽然以零陵王的身份定居秣陵,但这似乎是一种无害的施舍之举。
这种“解决问题”的想法,也贯穿了刘裕与东晋司马皇室之间的一切恩怨:刘裕在篡夺东晋皇权之前,诬陷并杀害了司马氏。文宝、司马玄奇、司马震之相继出现。等待着东晋皇室中的重量级人物。凡是姓“司马”的人,基本上都会被他杀掉。如果三国时期以“逃亡”闻名的“晋高祖”司马懿看到自己的子孙被刘裕“百般杀戮”,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刘勰、刘禅、孙浩、曹欢等人当年之所以受到优待,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胜者来说已经不再构成威胁。比如,刘协作为汉献帝,在当傀儡的几十年里,就被曹操清洗了嫡系。蜀汉皇后刘禅在哪里?他被蜀汉大臣抬去投降,最后被曹魏逼离家。既然这些“亡国之王”已经不再是威胁,那么如果能够将他们“养好”,也可以作为新王朝的标志,自然也会养好。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武侠小说中非常受欢迎的慕容氏。在东晋北方乱世中,这个家族建立了不少政权,以反复无常着称。冒充孙子是常态。意见不合时反抗更是正常。尤其是苻坚兵败淝水后,慕容氏在北方反叛苻坚。即便如此,苻坚依然没有闹翻,依然对长安城的慕容氏一族很好。但不得人心的慕容氏却在长安策划了叛乱。结果,长安的千余慕容氏家族,全部被苻坚所杀……
至于司马氏,看看刘裕即位后这个“皇室”的表现。杀他更是难上加难:司马氏后裔不少逃往敌国,后来北魏等国南下入侵时,又各自为之而战。成为引领潮流的一方。这样的活生生的戏码,也让王余之等学者为刘裕感到委屈,认为司马氏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除恶之举”。
除了这样的威胁之外,刘裕还考虑通过杀死司马氏来巩固新刘宋的权力。
因此,刘裕在灭杀司马氏的同时,还对刘宋王朝的整个豪门家族采取了严厉高压的政策:比如对著名的“京口刁氏”进行了手术,差点杀了这个曾经显赫的人物。家庭。是的,其财产“使民尽其所能,取之不尽,不竭不竭”。同时推出严格的“灭地”政策,迫使富裕家庭放弃大片被侵占的土地,人民负担大大减轻。他在位不到两年,却让曾经危机四伏的刘宋王朝重新振作起来,进而进入了“元嘉年”的辉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被后世不少历史学家批评为“残暴”的刘裕,实际上是以大力刮骨祛毒的方式给刘宋王朝带来了新生。
参考资料:梅毅《热血时代》、杨恩玉《刘裕疑罪与用人政策解析》、王永平《刘裕杀富贵与金宋社会变迁》、庄华峰《刘裕》大禹与东晋末年的变法》
作者: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