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袁世凯任命张振芳(袁世凯的表弟)为河南巡抚,张振芳原本是清朝的腐败官僚。他上任后继续贯彻清政府的执政理念,滥用职权,过度征税,造成河南人民普遍困苦、流离失所。他还残酷镇压进步青年和先进思想。无数青年学生被迫害致死。据史料记载:张振芳将进步青年学生一百人一组送上刑场,用枪齐射。
古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期间,河南宝丰人白朗的妹夫及家人被清政府掠夺。于是,白朗手持从官府偷来的步枪,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兄弟(走投无路),携带刀叉。携带武器,冲进当地一地主家,将地主家的食物分发给周围的穷人。同时,他们还缴获了步枪各一支,手枪各一支,土枪三十多支,随后又组建了一支一百多人的农民武装队伍。随后,白朗积极响应孙中山的号召,攻占了宝丰、庐山地区多处清政府旧址。他的团队很快就发展到了700 多人。
1912年冬,响应南方革命军反元反帝号召,白朗以庐山为根据地,高举反元反帝旗帜,吹响正义号角。反抗了以袁世凯为目标的北洋政府。一场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开始了。
1913年夏,白朗趁北洋军从豫西南转移之际,率领起义军挺进,取得巨大成功。他们先后攻克河南唐河、盂县,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粮食。随后,白朗向周围群众分发食物,并提出“致富济民”的口号,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支持。大批灾民、流浪者、绿林等加入了起义队伍。随后几个月,起义队伍发展到河南、湖北两省的南阳、汝宁、信阳、德安、襄阳等地。起义队伍人数扩大到三千余人,起义军一时名声大振。
1913年8月,白朗起义军攻占鄂北重镇枣阳,烧毁城内教堂,屠杀教堂神父。随后,起义军返回河南,先后攻占防城、卢氏等地。 9月,白朗率领起义军依托庐山、浚县、宝丰等地,抵抗鄂豫陕联军的围剿。十月,陕军司令王胜奇率领起义,加入白朗队伍。至此,白朗的起义军已经扩大到了一万多人。 11月,起义军成功攻占宝丰县城。
1914年4月上旬,白浪起义军突破敌对联军的包围,西进湖北。随后攻克河南荆子关,再次进入河南。 17日,起义军由河南转向西北,先后攻克商县、抚水、孝义等地,进入陕西,并意向四川。就在这时,白朗的起义军被西路“剿匪”司令兼北洋政府第七师师长卢建章率领的数万大军追上。经过多次激战,白朗率领的两万余叛军边战边退。当月下旬,终于在陕甘交界的谷关地区溃败。无奈之下,他只好率败军进入甘肃,杀死了主帅马国仁,并先后攻克了富强、天水等地。但由于起义军入川意图暴露,入川之路被北洋军封锁。
5月下旬,白朗起义军进军甘肃泾川、平凉、灵台地区时,由于当地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军备弹药、生活用品难以维持,大约被北洋政府军包围。由于危险,白朗决定率军返回河南。起义军先后突破岷县、宝鸡、荆子关等多道防线。尽管球队损失惨重,但还是于6月份回到了河南。回到河南后,白浪为了保存实力,想要解散队伍,削弱目标。结果被北洋政府军一一击败。
随后,白朗率领数百名残存叛军,欲经陕西、甘肃再次入川寻求发展。虽然途中攻占了商南、天水等地,并成功进入甘肃南部,但进入西川的道路却被北洋政府军封锁。为此,白朗的起义军只得四处游走,难以立足,粮草不足,军纪涣散。当白朗率领的数百名起义残部进军河南庐山、宝丰地区时,与围攻的北洋政府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白浪身受重伤,不治身亡。起义残部瓦解,起义失败。
事后,北洋政府军将领赵悌叹道:“追击敌人,不是良策,围剿难以取得成功,想到这里,我感到忧心忡忡。”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