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上第一》中记载有:“其疏曰:朱鸟、玄武、靑龙、白虎,四方宿名也。”四象神兽,由来已久,源于星宿,各执一方,职责不同。神话体系,常有其影。古人推崇,多有记载,绘画之作,极其罕见。
对于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这四位神兽,大家一定已经司空见惯,在很多小说或影视剧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虽然目前还不明确它们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但可以知晓的是,古人对这四位神兽异常崇拜,认为它们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管不同事物。
不过,有关四位神兽的故事大多来源于古籍与民间传说,一直未找到真实画像。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一座古墓中意外发现了它们的身影,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一不为这次发现感到欣喜,这一发现对研究四位神兽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今已成为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这件事还得从1986说起,一名叫作赵德友的农民正在自家承包的采石场采石。采石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雷管,此物威力巨大,用于采石、采矿非常方便。可赵德友在一次放炮之后,突然发现采石场出现塌陷,洞中似乎存在古墓。赵德友没有犹豫,当即上报有关部门。
河南省商丘考古队接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考古队员们沿着狭窄的墓道缓慢前进,手电筒的灯光虽然不强,但足以令他们看清墓中的大致情况。一些有经验的队员推断,此墓规格为汉代古墓,但是否准确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随着他们持续前进,突然有一个巨大的龙头出现在众人眼前,不少队员还因此受到惊吓。只见那条巨龙呈的红色,长须飘摆,神态威武。接着,考古队员们将所有光照向龙头所在位置,这才看清楚原来是一条身长数米的巨龙,蜿蜒盘旋于墓室顶部,大概占据了墓顶一半的面积。
仔细一看,该壁画并非只有“龙”,在龙的头部还有一个怪兽,专家推测应该是玄武,两者看样子似乎在嬉戏。而白虎在青龙下方,看上去像一只正准备一跃而起的老虎,至于朱雀则与青龙足部相接,有“龙飞凤舞”之意。
那么这座古墓的墓主人到底是谁呢?他为何会在墓中描绘四神兽壁画呢?经过专家持续考证,结合史料记载断定墓主人为西汉梁共王刘买,他的父亲梁王刘武则是开创“文景之治”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的弟弟。刘武曾参与平定“七国之乱”,若不是他极力阻挡七国叛军,汉景帝也不会那么快平定七国叛乱。
不过,尽管刘武功勋卓著,但西汉帝王为了削弱藩王实力,实施“推恩令”。刘买继承到父亲梁王的称号,但实际统治地区仅占父亲封地的五分之一,其余地区被其他兄弟所分。史书对刘买记载并不多,倒是他去世后,梁国被分封,实力大不如以前。
刘买死后便葬于今天河南芒砀山地区,因为古人相信人死后可以升天,所以刘买才会在陵墓中留下这幅壁画,表示他乘龙升天的过程。弄清楚墓主人的身份过后,还有一个重大难题摆在专家眼前,便是如何完好无损的将壁画揭下。整幅画有五米多长,宽则有三米之多,如此之大并不利于完整揭取。
除此之外,这幅壁画作于两千多年前,长时间埋藏于地下,质量非常脆弱,一旦发生意外将不可逆转,以当时的工艺水平来看,很难将其百分百还原。最终,经过两个月时间,专家们才将完整取下,并送往河南博物院。
如今,这幅壁画已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专家则根据壁画内容将其命名为《四神云气图》。每当提及壁画,大家一定会想到敦煌莫高窟,但这幅《四神云气图》则被专家称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可见其之精美,蕴藏深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另外,这幅壁画经过两千多年时间依旧没有褪色,除却长时间被埋藏于地下之外,与古人使用的颜料也有一定关系,对于后世研究古人绘画发展过程意义重大,同样对后世采用颜料有借鉴意义。最后,有关“四象”的故事还会继续传承下去,而它们所代表的含义正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品质,它们将伴随中华民族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