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年一月, 柳宗元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回京。二月,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
在长安,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不同意重新启用,终被改贬为柳州刺史。
三月底,柳宗元带着从弟宗直和宗一,从长安出发,于六月底到达柳州,七月间宗直突然病逝。
宗一又于元和十一年春赴江陵。柳宗元怀着对贬谪生活的幽愤,和对宗一远离的怀恋,写下了这首被后世评为“妙绝一世”、“别手足诗无出其右”的《别舍弟宗一》,表达自己被贬多年的愤懑和愁苦。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唐代〕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这首诗的大意是:
如今这残缺的心灵,又遭遇兄弟离别,更加黯然神伤;兄弟俩越江相别,双双落泪,依依不舍。
独自一人离开京城,投身六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岭南,十多年以来,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
岭南山多林茂,瘴气弥漫,天空常年乌云密布,遥想舍弟所去之地湖北江陵此时应该是春尽夏来,水天一色。
相隔太远,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我会经常在梦中见到郢地(湖北)的烟树,但愿梦中见到弟弟。
这首诗将亲人离别之情和政治上失意之悲融会在一起,感情深挚,意境沉郁。尤其是颔联二句写贬谪之沉痛感慨,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起势迅拔奇突,悲情无限,有极大的感染力。
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后,大弟宗一又要北适湘鄂之地安家,作者经不起这样大的打击,故曰“残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却又加“倍”。
送者垂泪, 自不待言;宗一不得已而离开,体会到兄长的孤苦,当然也难忍心中的悲酸。“双垂别泪”具体地表现了送别场面的黯然消魂。
颔联写诗人再度被贬出京,只身来到六千里外的柳州。自永贞元年被贬永州,转眼间已经十二个春秋过去了,其间受尽熬煎,万死一生。
诗中未着一个“苦”字,却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折笔顿足的一腔忧愤。
颈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
诗人通对陡川险路、毒雾缠绕的环境的描写,抒发了被贬时抑郁难解、积愤难遣之情,同时亦以洞庭水天一色写切盼还归中原的心境。
尾联表明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只能寄以出现荆门烟树的相思梦。
一梦一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梦境相思的惝惚表现地淋漓尽致,兄弟情深表达得浓郁感人。
整首诗既写离别,也表达贬谪之情,二者却又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尤其是颔联两句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令人不忍再读!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