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评书中隋唐时期的书目内容繁多,从《陈隋演义》、《九老兴隋》、《隋唐演义》到《薛礼征东》、《薛丁山征西》、《月唐演义》、《残唐演义》等等,可以从隋朝建立串联讲到唐朝灭亡,而其中尤其以《隋唐演义》内容最为传播广泛,其中秦琼、程咬金、魏征、徐茂公、尉迟恭、宇文成都、李元霸等等众多人物深入人心,也是评书演员基本都要学习的基础书目。
不同门户流派在讲说这部《隋唐演义》时都有一些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的不同,这里对十种著名的兵器进行介绍排名,您对此认同吗?欢迎留言讨论。
第十,金钉枣阳槊 ——单雄信
金钉枣阳槊,长一丈有八,跟方天画戟差不多长,重120斤,单雄信将这么重的武器耍得出神入化。不过,这还是敌不过尉迟恭的,尉迟恭的紫金葫芦鞭一出,单雄信的金钉枣阳槊就直接被抢走了。
第九,两柄板斧——雄阔海
历史上曹操是拿双剑的,刘备也是拿双剑的,而隋唐第四好汉雄阔海却是拿双斧的。雄阔海的这两柄板斧,是秒杀过两只大老虎的。
第八,水火囚龙棒——杨林
水火囚龙棒重三百斤,很少有人拿的动,历史上只有两个人使用过着水火囚龙棒,一个是东汉王莽的弟弟,王立。另一个就是隋唐第八好汉,杨林。不过这水火囚龙棒打不过罗成的五钩神飞亮银枪
第七,镔铁虎头枪——罗士信
罗士信的这把镔铁虎头枪是个半残品。刚刚开始在来户儿手上还是一把完整的武器,罗士信打败来户儿后,便把镔铁虎头枪掰断成两截,然后拿起来一轮,感觉称手,于是就把这两截镔铁虎头枪当成自己的兵器。
第六,凤翅镏金镋——宇文成都
凤翅镏金镋的尖端像一开翅的凤凰,而且尖端是镀金的,显得非常豪气,配上宇文成都刚刚好。宇文成都跟李元霸决战的时候,这把凤翅镏金镋是400斤重,是隋唐武器中,第二重的。
第五,八棱梅花亮银锤——裴元庆
裴元庆是一位公子哥,而且长得十分帅气,拿上个八棱梅花亮银锤,舞起来是全身金光灿灿。裴元庆的武力了得,加上这400斤重的八棱梅花亮银锤,更是锦上添花。
他曾经用这八棱梅花亮银锤,打败了单雄信,程咬金,杨林和宇文成都。而且接住了李元霸三锤,让李元霸也畏惧三分
第四,擂鼓瓮金锤——李元霸
擂鼓瓮金锤被成为四猛八大锤之首,重八百斤,除了裴元庆外,隋唐英雄中没人能接的住李元霸两锤的,宇文成都在擂鼓瓮金锤面前,也只有认输的份
第三,紫金葫芦鞭——尉迟恭
尉迟恭出生并不高贵,他本是打铁工匠,臂力过人。紫金葫芦鞭被尉迟恭使得出神入化,他也凭借着这紫金葫芦鞭和自己的本事,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成为了如今人们供奉的门神之一
第二,五钩神飞亮银枪——罗成
五钩神飞亮银枪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了的,历史上使用过五钩神飞亮银枪的有马超,赵云。这武器的尖端,隐藏着五个倒勾,杀伤力极强
第一,金装四棱熟铜锏——秦琼
秦琼,跟尉迟恭一样,被供奉为门神。金装四棱熟铜锏的形状像剑,中间是空心的,重量在隋唐武器中是较轻的,只有130斤。
金装四棱熟铜锏在秦琼手中,灵活如蛇,秦琼的绝招叫撒手锏,和项羽的回马枪有得一拼。
业务咨询请联系杜对对
书场详情
杜鑫杰,昵称杜对对,曲艺演员、文博讲师、画家,评书师承袁田先生,马岐先生义子。
杜鑫杰作为评书泰斗袁阔成先生的再传弟子,现场表演评书十年来继承袁派评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创作表演了《何以笙箫默》、《欢乐颂》、《三体》、《庆余年》、《啼笑因缘》、《茶花女》等多部新题材的长篇评书,并与阅文集团、喜马拉雅等平台合作推出播放,广受观众好评。
杜对对故事库
历史类:长篇《西汉演义》、《大明英烈传》、《九老兴隋》、《大辽萧太后》、《俗世奇人》等,短篇《除三害》、《牧羊城》、《桃花庄》、《寒食节》、《芒砀山》、《哪咤闹海》、《当阳桥》等。
武侠类:长篇《倚天屠龙记》、《连城诀》、《碧眼金蟾》、《包公奇侠传》,短篇《神州擂》
都市类:长篇《何以笙箫默》、《欢乐颂》、《北京女子图鉴》、《啼笑因缘》
科幻类:长篇《三体》,中篇《龙穴》、《女神之心》、《雨燕》
文博类:长篇《大克鼎传奇》、《铁笔神人朱复戡》、《国宝双鼎》、《活起来的书法史》
演出安排
1
对对书场(大观园店)
时间:每周六下午1:30——5:45
地点:北京大观园更读书社(从大观园西门进入50米右手边)
内容:连演6场长篇评书《红楼梦》
2
对对书场(曹雪芹店)
时间:每周六上午11:30——12:00、12:30——13:00
地点:北京曹雪芹故居凹晶馆(从国家植物园北园进入)
内容:连演2场长篇评书《红楼梦》
3
对对书场(大有书馆店)
时间:不定期
地点:北京中央党校大有书馆(海淀区厂洼中路1号)
内容:不同内容中篇评书《春秋战国》
4
对对书场(熹阅堂店)
时间:不定期
地点:北京爱工场园区熹阅堂书店(地铁14号线平乐园B口)
内容:长篇传统评书
<杜对对书画作品>
“对对书场”由青年评书家杜鑫杰(杜对对)于2013年创办,现场表演、录音录像、网络直播 、传艺培训四位一体,现在北京拥有四家固定书场,现场表演多部评书,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