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河南商丘的王德修,家境殷实,自幼上学读私塾,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到了12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家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生活疾苦。到了1937年,18岁的王德修决定弃笔从戎,参加抗日战争。
王德修入伍没多久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王德修所在的十二连奉命前往前线。据老人回忆说,当时看到卢沟桥已经是血流成河,早已忘记了害怕,心中只有一句话:死就死了,死也不能做亡国奴。因为心中有着这样的信念,王德修他们一直在艰苦的与日本对抗。
枪战之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在这个过程中,王德修的无名指被砍掉一截。但是,当时的王德修已经顾不得疼痛,依然继续战斗着,直到他的右肋被日军刺中,直接昏死过去,就连自己何时躺进后方医院他都完全记不得了。
康复出院的王德修毅然决然的再次前往战场,在之后的八年抗战之中,王德修的足迹遍布河北、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在王德修参军的那一年,妻子已经身怀六甲,在大女儿出生的时候,王德修都不在身边。抗日八年的时间,他一直没有与家人取得联系,直到日本投降之后,家里人才有了王德修的消息。
后来,王德修返乡,从此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他在中学学校烧过开水,为别人赶过马车、喂过牲口,再后来在搬运工司拉架子车,一拉就是几十年。
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抗战老兵的关心,王德修也被送到养老院安享晚年。后来在记者的采访中,王德修为记者们讲述了自己当年的艰苦战斗生活,说到深情处,王德修潸然泪下,对记者说:我想我的老营长,我死后,能不能把我埋到卢沟桥啊?我想去找我的老营长啊!
听到此处,记者们也都是忍不住流下眼泪。曾经有人说过,最多还有十年,抗战老兵就会全部离开我们。在此,希望国家国人们多给抗战老兵一些关心关爱,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