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朝,大家的印象中不可或缺的肯定有康乾盛世。提起康熙是八岁登基,平三藩之乱与收复台湾。提起雍正是九子夺嫡,而乾隆则是"乾纲独断"。
乾隆作为晚辈文韬武略,凭借着多项措施推动"康乾盛世"达到了顶峰。对这位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封建帝王不少人心中都有遐想,这位皇帝长什么样子呢?有幸,这个谜底被一个意大利画师揭晓,真实的乾隆帝像一个明星。
"十全老人"乾隆帝
乾隆,本名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在位执政时间长达六十三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也是最长寿的皇帝。在他在位期间的功与过,留后人评述。
乾隆是一位心怀百姓的皇帝,他重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百姓。他在位期间曾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辅导,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并且乾隆时期武功繁盛,一国兵力充足,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
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位皇帝不是功过参半的,乾隆也是如此,有功必有过。乾隆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
他是臭名昭著的"文字狱"制造者之一,在他将康乾盛世推动到顶峰的同时也将文字狱推动到顶峰。由于他严重压制民众和官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造成僵化专制体制的后果。并且乾隆浪费奢侈,挥霍无度,六下江南给百姓带来负担。
只说他的功过未免有些刻板,在了解过清史的人的印象中,乾隆是个有趣的存在,抛去皇帝的身份,真实的他竟然还挺"逗比"。
要说起爱写诗会写诗的皇帝,大家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也许都是唐后主李煜,毕竟谁上学的时候没有背过虞美人呢?但是乾隆也爱写诗而且还能写诗,
乾隆的一生高产四万多首诗,大家不知道也不奇怪,毕竟没有火的。有点诗文功底的朋友都清楚乾隆的诗没什么意境,像是流水账。
比如他曾写过一首诗"我从前岁罢秋闱,经年未到海南子。重来历历忆旧游,真教见猎心犹喜"没有美感没有意境,一如既往的烂,这样的烂诗能高产四万多首也是够让人佩服的。并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四万多首诗竟然还是吉尼斯纪录,到现在还没有人打破。
除了爱写诗外,这位皇帝还喜欢绘画。但是他的审美让人匪夷所思。在他的审美中,是越花越好看。在古代,瓷器讲究工艺精美,以淡雅为美。可是到了这位皇帝竟然变成了彩色釉。大家称乾隆审美为"农家乐"。
爱写诗、爱作画、审美惊人。乾隆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称自己为"十全老人",其中的全不是文武双全的全,而是他平定战乱的十项功德。不过大众把此当做文武双全的全也不是不可。毕竟他是真的全能!
画师郎世宁偷画乾隆像
清朝,中西已然有了比较密切的来往,西方常派使者来中国拜访。酷爱绘画艺术的乾隆在宫内留了一位意大利的画师,这位画师就是郎世宁。
看过清朝剧的对这位洋画师应该都有印象,他经常出现在宫廷剧中为皇上还有妃子作画。但是由于皇帝的要求,郎世宁作画时不能以写实的风格为他们作画,而是用比较抽象的写意手法。
因此我们后世来看那个时期所留下来的画,两个点作为眼睛,下榻或者上扬的眉毛都是经过画师抽象过后留下来的作品,虽然有一定的美化效果,但是毫无真实性可言。
郎世宁作为西方画家,一直想以写实的风格为乾隆作画,但是乾隆一直不同意,所以他也没有这个机会。
但是郎世宁并没有放弃,他经常给乾隆作画,自然将乾隆的容貌铭记在心。于是他在家偷偷地将这位神秘的皇帝画了下来。这幅画的名字叫《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郎世宁画这幅画时用的写实手法,没有一丝抽象。
这幅画中,脱了龙袍的乾隆帝没有了严肃的面容,也没有庄重的政治色彩,他只穿着一件保暖裘衣,表情和善,和一位普通老人一样。再庄严的皇帝不过也是一位普通人。
不过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这个皇帝竟然和现在的一位演员撞了脸,这个演员就是孙海英。乾隆帝的角色扮演者不管是张铁林还是霍建华都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普通老人的形象还真没见过,不妨以后孙海英尝试扮演一次乾隆帝?
皇帝的神秘
对于乾隆不想让郎世宁为他画写实风格的画像背后原因并不难猜想。
无非是因为他作为一国之主,光辉荣誉的天子,倘若让后人知道他真实的面容和常人无差,那人们对他身上的神秘感就会减少。
对于统治者而言,身上笼罩的神秘感,与生俱来的权威,给普通人民留下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的形象是他们能够统治一国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无论文武百官还是皇亲国戚在拜见皇帝时都有繁琐的礼仪,在皇帝早朝时,百官入朝门必须拱手端行,威仪整肃,皇帝升座后任何人不得声张,谈笑指点。并且赐座答话都有一定的讲究。
礼仪之繁琐,过程之夸张都是为了皇家的庄严和对大众留下的神秘感。无独有偶,在西方古罗马时期,拜见一国之君只能亲吻君主衣服的下摆,不能抬头与其对视,目的就是保持庄重和威严,以巩固他们的统治。
在古代思想未开化时期,皇帝们都认为自己是天子,自命不同。一举一动都讲究威严庄重,他们掌握着一国命脉,是一个国家活动的最高法律。但是抛开这些不谈,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普通的样貌,普通的兴趣。
因此封建思想文化就让它成为历史吧,说不定乾隆不想留下写实画像的原因,是怕自己忍不住再在画上盖几十个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