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皇子身边服侍的宫女,不小心生下皇长孙,获得嘉庆皇帝的赐封,她因生育皇长子之功而被册封为妃,却始终不受道光皇帝待见,眼睁睁地看着儿子离自己而去,最终,心灰意冷的她孤独地死在了寝宫……
清朝嘉庆元年,36岁的嘉庆帝从父亲乾隆手中接过了象征最高权力的玉玺,虽然生杀大权还在太上皇手中,但年号的改变表明大清帝国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嘉庆王朝。嘉庆继位后,首先考虑的便是儿子绵宁(道光帝)的婚姻问题,毕竟皇嗣传承乃当时第一等大事,为此嘉庆下旨举行选秀,在万千秀女中选出了一位家世背景雄厚的名门之女,她就是后来被追封为孝穆皇后的钮祜禄氏,即道光帝的原配妻子。
嘉庆原本希望这个由自己亲自选定的儿媳能够尽快让自己抱上孙子,但左等右等,却始终等不到这一天的到来,更让嘉庆失望的是,不仅钮祜禄氏本人生不出孩子,就连绵宁的侧福晋富察氏(恬嫔)与身边的侍妾也一无所出,这让嘉庆帝焦虑万分,记得简直像热锅上的蚂蚁,嘉庆帝甚至一度怀疑是否自己选定的这位继承人(绵宁)出了问题。
不过,这一切都在嘉庆十三年出现了转机。
嘉庆十三年正月,绵宁嫡福晋钮祜禄氏病逝,随后,嘉庆帝便又给绵宁娶了一位继福晋,即后来的孝慎皇后佟佳氏。不过,就在这一年的四月二十一日,嘉庆帝却听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官女子(宫女)那拉氏为绵宁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个儿子,这就是嘉庆帝梦寐以求的皇长孙,嘉庆帝龙颜大悦,给这个孙子取名为奕纬,同时,还赐封那拉氏为绵宁侧福晋,那拉氏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
后来,嘉庆帝经常将皇长孙奕纬带在身边,甚至还在一次生日宴会上将奕纬封为多罗贝勒,皇帝将皇孙封为贝勒,这在清朝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足见嘉庆帝对这个孙子的喜爱。然而,道光帝继位后,那拉氏与儿子奕纬的命运再次出现了改变。
道光继位后,那拉氏因生育皇长子奕纬连续被册封为和嫔与和妃,话说这那拉氏原本只是内务府的一名包衣女子,即奴才出身。能够被皇帝宠幸已经是万般幸运了,此时的她竟然获封妃位,成了大清后宫上层领导,这是她做梦都想不到的。
然而,道光帝对那拉氏与儿子奕纬却没有多少好感,继位后,竟然将儿子奕纬原先的贝勒待遇降为普通皇子待遇,而且,道光帝对奕纬也是不管不问,任由其荒废学业,由此奕纬便养成了懒散与放荡不羁的性格。
这一切在道光九年发生了改变。
道光九年,静妃(孝静成皇后)所生的皇次子奕纲与皇三子奕继先后夭折,奕纬成了道光帝唯一在世的儿子。此时,道光帝才突然察觉到奕纬对于大清国的重要性,便给奕纬找来师傅补习功课,然而,突然面临巨大学习压力的奕纬根本适应不了,竟然声称以后做了皇帝第一个把师傅杀掉,这令道光帝龙颜大怒。
于是,道光帝便狠狠地教训了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奕纬)一番,甚至还连打带骂,一脚朝奕纬踢去,谁知竟然踢中了奕纬的下部,没过多久,奕纬便在24岁的大好年华里离开了人世。
当然关于奕纬被父亲道光踢死的说法,只是来自一本《老太监的回忆》的书籍中,奕纬真正的死因,官方史料没有记载。不过,《清宣宗实录》却清楚地记载了奕纬从生病到去世的过程,而且,道光帝还曾亲自探望过这个儿子,因此,道光帝将长子踢死的说法并没有太大说服力。
道光十六年四月初四日,在儿子奕纬去世五年之后,和妃那拉氏孤独地死在了冷宫,或许临终前她所惦记的只有那个早逝的儿子奕纬。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宣宗实录》《老太监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