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建国方略》内页
中华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即1918年12月30日,伟大的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积30年奔走国事之经历及毕生之学识,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建国方略》,并在上海出版发行。
在这部伟大的著作中,孙中山先生亲自谋划了实业兴国的宏伟蓝图。尽管在当时,国人们都认为他是孙大炮、是空想和空谈;但在今天看来,孙先生的蓝图正一步步地成为现实。抚今追昔,我们不免为其拳拳之心所感动,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首先把目光投向了唐山,投向了位于渤海北岸的直隶湾。当20世纪80年代末,唐山人准备面向大海谋发展的时候,便沿着孙中山先生的指引,在乐亭县王滩打下了第一根桩。自此,唐山有了京唐港区,而后又建起了曹妃甸港区及两座港城。如今,唐山港吞吐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大港,并远远超过纽约港。
孙中山先生指出,要在直隶湾中建一座“与纽约港等大”的“北方大港”,并与位于杭州湾的“东方大港”和位于珠江口的“南方大港”交相辉映,形成鼎足之势。他认为,这是振兴中华的必要之举。
下边是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的第一部。为便于了解其原文,笔者选择了本章内容的截图,以飨读者。
孙中山先生“北方大港”方案由五部分组成,彼此互相关联,港口获利便利及其余。建设“北方大港”,既是国际发展实业计划的策源地;又是中国与世界交通运输的关键环节,还是振兴中华的中枢。其余四项事务都是从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