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年间是唐朝最为繁盛的时期,但国家的强盛并不意味着疆域的扩张。不同的皇帝因应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和治理理念,所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唐朝的疆域最大的时候并不是在最盛大的玄宗年间,而是唐高宗时期。事实上,整个唐朝时期,唐高宗时的疆域面积一直是最广阔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原因:初唐时期,唐朝的疆域不断向外扩展。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朝北方征服了东突厥和薛延陀,控制了今天的蒙古高原地区,疆域的北界达到了贝加尔湖。而在西部,唐朝击败了西突厥,成功将西域各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唐高宗时期,唐朝继续扩展东部疆域,先后灭掉了百济和高句丽,整个朝鲜半岛都纳入了唐朝的统治范围。由于唐朝实力雄厚,许多藩属国纷纷归附,这也使得唐高宗时期,唐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此时,唐朝控制了中亚的十六个都督府和六大都护府,成为唐朝疆域最为广大的时期。然而,这一切仍然是在唐太宗时期制定的战略目标下得以实现的。 虽然唐高宗时期的疆域最大,但其实大唐的衰败迹象已然显现。李治执政后期,唐朝因内外问题逐渐走向颓势。尤其是在内部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唐朝的疆域被外部力量逐步蚕食。西部不断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失利,后突厥、契丹、奚族等反叛势力的崛起,严重牵制了唐朝的精力。 进入武则天时期,由于其高压统治的实施,许多有才的将领纷纷流失,导致军事实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与此同时,东突厥的势力重新崛起,一些小的藩属国也被其他外部势力所吞并。虽然唐朝收复了安西都护府,但整体来看,唐朝未能将初唐时期的扩张成果转化为稳定的政治优势,领土的收缩几乎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到了盛唐时期,唐朝的领土已经大不如前,失去了包括朝鲜半岛、中亚、蒙古高原和青海等重要地区。即便李隆基即位后,面对这样一个内部政治关系错综复杂、外部则四面临敌的唐朝,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盛世局面也实属不易。虽然唐朝在玄宗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在疆域方面,尽管有所恢复,依然远远无法与高宗时期的强盛相提并论。玄宗时期的治国策略更多侧重于稳定中原,而非继续扩展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