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述一位在战争方面比秦始皇还要厉害的皇帝。秦始皇一生致力于战争,这才为他赢得了第一任皇帝的头衔。而我们今天的这位皇帝,是十几岁登基的,在他五十多年的统治中,除了十几年较为平静的日子,其余时间几乎都在与敌人作战,他就是汉武帝刘彻。
刘彻的性格有些特别。毕竟,他并不是开国之君,汉朝的江山早在他祖父和父亲的手中巩固得差不多了。其实,刘彻上位后,只需要继续努力、稳定政权,汉朝就能继续繁荣。但可能由于年轻气盛,他没能安于现状,内心的冲动和热血促使他在祖母去世后,迅速开始了自己的政治治理。 自从汉朝建立以来,北方就一直面临匈奴的威胁。匈奴人时常骚扰边境,而汉朝在建立初期根基并不稳固,根本无力讨伐他们,只能忍耐。直到刘彻登基时,汉朝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支撑起战争,匈奴的骚扰给了他出兵的机会,于是他果断发动了征讨。 但在直接打匈奴之前,刘彻还是选择了先试探一下自己的军队实力。他首先征服了闽越国,这个小国后来成了他打匈奴时的重要后勤基地。刘彻可能天生就具备战争的才华,他并没有直接与匈奴交锋,而是先发展外交,寻找匈奴周边的其他国家合作。通过与这些国家的外交互动,刘彻既能骚扰匈奴,又能挑拨匈奴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果然,经过这两手策略,匈奴最终被彻底击败,刘彻取得了大胜。在今天的《战狼》电影中,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依然能听到,这句口号的发源其实就是刘彻当年提出的。然而,由于刘彻频繁征战,虽然外部威胁得到了消除,但国内的百姓却因此疲惫不堪,民生困苦。当刘彻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他没有推卸责任,而是正视自己的过失,主动向百姓做出检讨,并立即采取措施改正。此后,他停止了对外征战,转而致力于国家的内政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这也让历史上对刘彻的评价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