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的第二年,长安城的最后防线——潼关被叛军攻破。关中平原失去了最后的屏障,叛军的锋芒逼近长安,局势危急。 唐玄宗李隆基,年已72岁,在这个时候感到深深的恐惧。 他没有像历史中的英雄那样誓死捍卫国土,也没有像古代帝王那样立下死守长安的决心。 在短短的时间内,唐玄宗做出了一个决定:逃亡! 他的目的地是四川。
然而,才走了两天,唐玄宗一行人就抵达了离长安约100里的马嵬坡时,禁军护卫却发生了哗变。美艳的杨贵妃在陈玄礼等人的压力下被杀害。 那么,如果唐玄宗坚持保护杨贵妃,陈玄礼会如何反应?他会一时情急杀掉唐玄宗吗?而唐玄宗为什么如此轻易地就放弃了杨贵妃? **01、马嵬坡之变的经过** 唐玄宗带着全家人匆忙逃离长安,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当潼关失守的消息传来时,唐玄宗虽然表面上表现得十分乐观。他登上勤政殿,对朝臣宣布他准备亲自领兵征讨叛军,还任命了数位将领,似乎是准备与叛军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他又以剑南节度大使李璬将赴四川为由,命令剑南道准备兵员和物资。 然而,第二天清晨,当大臣们照常上朝时,才发现大殿空无一人,唐玄宗早已带着后宫、皇子皇孙以及亲信逃走。 就连护卫禁军,也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措手不及,许多禁军没有时间安排家人,他们的亲人还在长安,面对叛军的威胁,不知命运如何。 一路上,唐玄宗一行人马不停蹄,途经的县城,地方官员早已逃离,甚至无人准备食物。杨国忠无奈亲自去买了几个烧饼给皇帝吃。 皇子皇孙们则只能随便抓些沿途百姓准备的粗米饭,抢着吃,生怕一会儿就没了。 **这些高贵的皇族都吃不饱,禁军的处境可想而知。** 当唐玄宗一行抵达马嵬坡时,禁军们饥肠辘辘,情绪爆发。 他们认为,唐朝的盛世突然变成了国破家亡,叛军的崛起和一切的动荡,都是由奸相杨国忠所引发的。 负责禁军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也在密谋除掉杨国忠,他向太子李亨求助,打算通过太子来除去这个祸国殃民的宰相。 然而,李亨的回应并没有及时传来,事态迅速恶化。 接着,数十名饥饿的吐蕃使者向杨国忠索要食物,看到这一场景,禁军的士气爆发,有人喊道:杨国忠勾结胡人,谋反! 随即,禁军们用箭射中了杨国忠的马,杨国忠弃马逃入马嵬坡的西门,但仍被追上并杀死,头颅被砍下示众。杨国忠的家人也未能幸免,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妹妹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等人都被杀害。 当禁军们终于杀掉了所有杨家人后,他们的目光转向了唐玄宗身边的杨贵妃,再次围住了唐玄宗的驿站。 唐玄宗听到外面闹哄哄,急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有人告诉他,杨国忠造反并已被杀。 唐玄宗并没有怪禁军擅自杀掉宰相,而是走出门去,安抚禁军,劝他们撤回各自的岗位。 然而,禁军们仍然不肯离开。 唐玄宗只得派高力士去问禁军首领陈玄礼,禁军们的诉求是什么。 陈玄礼答道:杨国忠已死,但杨贵妃作为杨国忠的亲妹,不应继续留在陛下身边。我们请求陛下处决杨贵妃。 唐玄宗当然不愿意,他硬邦邦地说:这件事由我来处理。然后拄着拐杖回到了驿站,站在门口默默无语。 过了一会,京兆司录参军韦谔前来劝解,说禁军们已经处于失控的边缘,建议唐玄宗尽早做出决定。 韦谔跪在地上,额头撞击地面,血流满面,情势十分紧迫。 唐玄宗郁闷地回应:贵妃长年居住深宫,未曾参与朝政,怎会与杨国忠的叛乱有关? 然而,高力士接着说了一句关键话,彻底断送了杨贵妃最后的生路。 他对唐玄宗说:贵妃的确没有罪,但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怎能放心让贵妃继续侍奉陛下?陛下为了自身安全,应该考虑清楚。 唐玄宗听后长叹一声,决定让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处决。随后,杨贵妃的尸体被放在驿站前的院子里,陈玄礼带人来确认死讯后,脱下铠甲,向唐玄宗请罪。 唐玄宗忍住内心的痛苦,命令安抚将士们。 **这时,禁军终于松了口气,山呼万岁,各自散去。** 唐玄宗得以继续启程,前往四川。 **02、为什么杨贵妃必死?** 那么,为什么唐玄宗在禁军的压力下,必须要杀掉杨贵妃呢? 我们首先要理解,杨贵妃作为一个深宫女子,究竟有什么罪行,为什么禁军们如此坚持要她死? **第一,禁军们的愤怒无处发泄。** 从陈玄礼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有意联合太子清除杨国忠,但在未得到太子明确答复的情况下,禁军们已经因为杨国忠与胡人勾结的传闻而忍无可忍,先行处决了杨国忠。 禁军们的怒火早已积压到极点。 他们原本是忠心耿耿的军人,却被唐玄宗的逃亡和杨国忠的专权愚弄。如今,他们的家人还在长安,生死未卜,而他们却远离故土,眼见着一切崩塌。 他们本希望跟随唐玄宗一起去四川,以求一线生机,但唐玄宗依旧对杨国忠宠爱有加,并让杨贵妃留在身边。这让禁军们感到无比愤怒。 **第二,禁军们急需一个定心丸。** 禁军们虽然已经擅自杀了杨国忠,但他们知道没有皇帝的批准,杀害宰相是重罪。他们迫切希望唐玄宗能够杀掉杨贵妃,以此来确保自己不会因为私自行事而遭受惩罚。 一旦杨贵妃被杀,唐玄宗等于默认了他们的行为,禁军们才会放心继续为他效力。 **03、如果唐玄宗拒绝杀杨贵妃,后果会如何?**如果唐玄宗拒绝杀杨贵妃,禁军的怒火很可能会彻底爆发,甚至可能冲向唐玄宗本人。 在此时的危急关头,唐玄宗不得不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抛弃杨贵妃,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唐玄宗向来冷酷无情,不惜为保命而抛弃自己的一切。他的行为早已证明了,他永远把自己的生命和权力放在第一位。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面对百姓的劝阻和请求,他仍然毅然决定继续逃命,而将太子留在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