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在赤壁之战的惨败之后,曹操站在燃烧的战船旁,深深叹息。 赤壁之战的结果,为刘备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使得他能够借此机会迅速崛起,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如果没有这场战斗,刘备几乎不可能有机会壮大。而一直擅长见风使舵的孙权,则有可能会选择向曹操称臣。在这种情况下,曹魏的统一步伐很可能会加速,三国的局面也许将不复存在。 当时,曹操的手下不仅人才众多,谋士也是各路英才,郭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像他一样有深谋远虑的谋士也不在少数,理应有人指出赤壁之战的风险,提醒曹操不宜轻举妄动。
例如,贾诩就曾在曹操得到了荆州后,提出过一个稳妥的建议。他说: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扬,军势强大;若能稳定荆州,安抚百姓,使其安土乐业,不劳众人之力,江东便可心服口服。贾诩的提议有些类似他在官渡之战后向曹操建议的策略:不急于与敌人直接开战,而是静待敌人自相残杀,最后渔翁得利。只要曹操不主动进攻江东,孙权必然不会选择与刘备结盟,而会更加警觉,最终会主动向曹操屈服。 此外,曹操的另一位谋士程昱也看出了进军江东的风险。他认为: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是万人敌,孙权必然会依赖他们来抵抗我们。如果此时进攻江东,反而会促使孙刘联手,形成一个强大的敌人。程昱的建议与贾诩的意见类似,认为曹操应安心经营荆州,静待孙刘关系破裂,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然而,曹操并未采纳这些建议。事实上,贾诩在宛城之战中的不幸失误,导致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的战死,这件事无疑影响了曹操对贾诩的信任。尽管表面上不与贾诩计较,但曹操心里肯定有所保留。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曹操与程昱的关系上,曹操对程昱的信任也并非完全无保留。 曹操在得到荆州后,曾对程昱感慨地说:兖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回顾当年的战斗,程昱为曹操挽回了许多险局,尤其在曹操伐陶谦时,程昱凭借四处联络,守住了鄄城、范县和东阿三座城市,为曹操的后续反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曹操对程昱的表现表示赞赏,但程昱却因此感到压力巨大,最终主动请求辞去兵权,回到家中闭门谢客。 在智谋与见识上,贾诩与程昱并不逊色于郭嘉,但他们始终未能赢得曹操的完全信任。而郭嘉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仅智谋过人,还特别善于识人,这让他获得了曹操的深厚信任。 郭嘉的才华在曹操的心目中早已是举世公认的。郭嘉曾效力于袁绍,但很快就意识到袁绍的领导并无法成就大业。袁绍性格多疑,擅长谋划却缺乏决断力,也不懂得用人。由于无法在袁绍身上看到希望,郭嘉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袁绍,回家赋闲了六年。后来,在荀彧的推荐下,郭嘉投奔了曹操。在两人深入交谈后,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彼此觉得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曹操曾感叹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深情地回应道:真吾主也。就像恋爱中的两个人,一旦遇见了合适的对象,便会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此后,郭嘉的才能得到了曹操的充分发挥与重用。 刘备被吕布袭击后失去了徐州,只能依附曹操。程昱建议杀死刘备,而郭嘉则不同意这种做法。郭嘉认为不应直接杀掉刘备,最好是将他软禁起来。当时,曹操因在兖州大肆杀戮名士,激起了陈宫的反叛,因此郭嘉的建议在曹操心里产生了共鸣,曹操最终没有杀掉刘备,而是采取了软禁措施。 之后,郭嘉建议曹操采取水攻策略,成功擒杀了吕布。刘备则趁着程昱与郭嘉不在,借口攻打袁术,夺取了下邳之地。曹操得知后,深感恨不用嘉之言,更加信任了郭嘉。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因担心无法抗衡袁绍,郭嘉用袁绍十败,曹操十胜的论点成功激励了曹操的斗志。郭嘉还精准预测袁绍不会迅速发动进攻,建议曹操先消灭刘备。果然,郭嘉的判断准确无误。 官渡之战后,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迅速出兵讨伐袁氏三兄弟,而郭嘉则主张撤军,让袁氏三兄弟自相残杀,从中渔利。曹操依计而行,果然成功。 郭嘉支持曹操南征,但主张在南征前先解决北方的后患。他提出丢弃辎重,千里突袭,攻其不备,最终平定乌桓,并成功斩杀蹋顿单于。由于郭嘉的智谋,辽东的太守公孙康也主动向曹操投降,北方局势得以平定,为南征扫清了障碍。不幸的是,郭嘉因旧疾复发,最终去世。 郭嘉的才华使得曹操无比倚重他,郭嘉也因自己的个性和放荡不羁的态度,得到了曹操的充分信任。他与曹操亲密无间,常常同行坐车,一同用餐。尽管曹操手下的陈群对郭嘉的行为颇有不满,多次在朝堂上斥责他,但郭嘉从不在意,依然安然自得。曹操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责怪郭嘉,反而赞扬了陈群的公正。 郭嘉的行事风格让曹操更为信任他。他既不张扬自己的功绩,也不故作高深,总是心无旁骛地为曹操提供建议。而相比之下,许攸和杨修虽然才智过人,但因为过于张扬和爱炫耀,最终遭到了曹操的猜疑和清算。郭嘉则不同,他的低调与真诚让曹操始终保持对他的信任。 如果郭嘉还在世,赤壁之战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郭嘉如果劝说曹操放弃进攻江东,曹操很可能会听从他的建议,从而避免了赤壁之战的爆发。那时,三国鼎立的局面或许就无法形成。历史上,虽然许多人才出众,但要充分发挥才能,首先要找到一个明主,一个能够识人的领导。郭嘉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不仅具备非凡的智谋,更能识人并获得领导的信任。这也正是他与贾诩、程昱等人最大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