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逝世,举国悲痛,秘书们整理遗物时,在抽屉深处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
这张纸条不简单,上面是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却被周总理给“藏”起来了。到底是怎样重大的事情,让周总理选择偷偷“压下”?
1974年,周总理已经病得很重,强撑着身体飞往长沙,去见毛主席。这是周总理人生中最后一次坐飞机,目的是敲定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
在此前不久,人事问题就已经开会讨论了,张春桥建议让邓颖超担任人大副委员长,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一致通过。
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件事,毛主席当场表示同意,还特意写了个手令:“政治局:我同意在四届人大上安排邓颖超同志一个副委员长的职务。”
毛主席都发话了,这事就算定了,可奇怪的是,周总理回到北京后,该落实的都落实了,唯独这份任命,他只字未提。
能被任命,按说是件好事,为什么周总理要这么做?其实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第一次了。
新中国刚成立时,有人提议让邓颖超当政务院政务委员,这个位置不低,周总理却给否了,夫妻俩还定了个规矩,不在同一个单位工作。
后来,组织上安排邓颖超当妇联副主席,要定工资了,妇联主席蔡畅定的是三级工资,邓颖超按资历怎么也该四级吧?邓颖超知道丈夫的脾气,主动降到五级,报上去后,周总理一看,又给压到六级。
有人就比较好奇了,周总理跟妻子感情不是挺好的嘛,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个原因就是避嫌,周恩来自己是国务院总理,如果妻子再担任高职,舆论会怎么看?会不会说搞特殊?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口子一开,风气万一被影响怎么办?如果真让妻子顺利担任职务,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周总理却选择了最严格的标准,不给自己留余地,更不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这对邓颖超来说,确实有点委屈,论资历,她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革命经历比很多人都早。论能力,邓颖超在党内做过大量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可就因为“总理夫人”这个身份,她一退再退。
总理夫人不好当,邓颖超后来跟身边工作人员说起过一些细节,陪周总理去外地工作时,由于没有正式的工作安排,住宿费、服务费都得自己掏钱。
邓颖超平时很少出现在公开场合,就怕给丈夫的工作添麻烦,周家亲戚多,她用工资接济他们看病、生活,从不让丈夫操心。
有人以为周总理知道的事,做妻子的肯定也知道,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周总理去世后,有人跟邓颖超聊起某件事,她却一脸茫然:“我不知道啊。”
对方惊讶极了,原来很多事情,在夫妻之间都是保密的,对于丈夫的做法,她很理解。
那份被藏起来的手令,最终还是见了天日,得知这一真相的工作人员们,在现场潸然泪下。
1976年底,华国锋在会议上宣布:“根据毛主席的生前安排,增选邓颖超同志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上任后的邓颖超每天文件多、会议多、外宾多,却精神抖擞、干劲满满。
1984年春天,周总理的弟弟周同宇带着家人来看望邓颖超,聊着聊着,这位70多岁的老人突然说:“今天我倒要说说我的委屈。”
随后,邓颖超提起来自己职务“被压”这件事,大家以为她要“吐槽”了,没想到她很超脱:“我很理解。那时不让我上是对的。”
夫妇二人为共同的信仰奋斗一生,操劳一生,看起来“压”了妻子的职务,实际上护的却是党的原则,这份境界,值得后人称赞。
参考资料:《邓颖超:被周恩来“遮挡”的“红花”》《邓颖超回忆:当总理夫人很难,他一直压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