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蒋冉Jiang
编辑 | 蒋冉Jiang 众所周知,汉朝的兵器大多来自韩国,而在魏朝崛起后,对韩国采取了更加敌对的政策,反而向日本表示了友好。这一变化引发了一个重要的疑问:为何魏朝与汉朝对韩国的态度如此不同呢? 公元前108年,汉朝在四大司令部的设立位置至今仍有争议。尽管历史学者们尚未达成一致看法,但乐浪的司令部位置已被确认是在大同江南岸的东成里。这里有31公顷的土墙遗址,现代的平壤市正位于该遗址附近。值得一提的是,距离这一发现已有近2000年,而这一考古发现的竟是日本殖民时期的朝鲜半岛考古学家所做的。 1934至1935年间,日本考古学家在东松里进行了一次约1200平方米的发掘,揭开了砖砌车道、排水涵洞、供水井、厕所等基础设施的面纱。更为重要的是,考古学家还在现场发现了木制建筑支柱的基石,并且在一块屋顶瓦片上找到了“乐浪礼仪宫”的字样,这些都为乐浪的存在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此外,还出土了大量汉代铜币和刻有文字的粘土印章,进一步证明了乐浪作为汉朝中央经济和行政职能的重要性。 此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青铜器、铁器、玻璃制品等,显示乐浪司令部具备自给自足的战略物资生产能力。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与乐浪相似的其他遗址,这些遗址可能是乐浪的总部和其他地区办事处。遗址中夯土城墙、砖铺地面、建筑基座等特征相似。令人意外的是,东松里曾被认为是朝鲜政权的首都“旺洪”,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有围墙的遗址并没有证据表明其早于乐浪时期,尽管周围确实有大量朝鲜墓葬。 这些围墙遗址旁,常见的墓葬形式是以陶罐、瓦片或木材为材料,这些墓葬大多直接埋入地下或用木材、砖块封闭。墓葬的风格和陪葬品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和族群之间的差异。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和陪葬品种类,不仅反映了墓主的社会地位,也揭示了不同民族间的关系。 乐浪建立后,朝鲜的地方官员被纳入汉朝的统治体系,许多官员来自山东和辽东。随着高句丽的崛起,乐浪的居民逐渐融合了来自铁器时代的家庭和难民,形成了一个汉族、土著、高句丽三民族混合的社会结构。公元1世纪,乐浪的命运与山东和当地的分裂运动紧密相关,山东墓地铭文和艺术品中的“主权”概念,与乐浪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公元25年,乐浪总督被暗杀,光武帝恢复了中央集权,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人向南迁徙,甚至有些移民将汉族文明带到了南部半岛,影响了当地的文化和工艺。乐浪附近的山上,分布着3000多座墓葬,墓葬的结构和出土的物品反映了与中国大陆关系的不断变化。汉代风格的木墓室在3世纪之前依然存在,后来则出现了泥土堆砌的砖墓,并且随着高句丽的影响,石墓逐渐取代了木墓。 特别是在公元前1世纪的木棺墓中,出土的铁器和青铜匕首等物品,显示了高句丽文化的影响。然而,在公元30年光武帝重新征服乐浪后,墓葬中的陪葬品发生了剧变,青铜器、漆器、铜镜、钱币、玉器等成为了主流,这一时期被称为乐浪的“黄金时代”。大部分富贵的墓葬位于平壤周围,而更远处的墓葬则缺乏汉代的奢华物品,表明这些墓主的社会地位和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有所不同。 乐浪地区的汉族存在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互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事实上,汉朝派驻乐浪的官员大多未曾在当地安葬,因为汉朝有将已故官员遗体送回祖国的传统。墓葬中的种族差异常通过陪葬品展现,这些陪葬品可分为三类:完全汉族风格、汉族与土著混合、以及汉族与当地陶器混合。 普若·耶贡的墓是一个典型例子,墓中既有汉族的物品,也有土著的物品,显示他可能是一个在行政网络中担任职务的本地人。其他墓葬也表现出了类似的文化融合,进一步证明了汉族与本地文化的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本地居民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甚至在陪葬品上体现了汉族风格。 从公孙家族到魏王,到公元2世纪末,汉朝失去了对东部各郡的控制,辽东郡的公孙家族接管了乐浪南部,并在202年至204年间建立了岱坊郡。到3世纪初,辽东、乐浪和岱坊三郡都由公孙胜管理。然而,由于公孙政权并非王朝性质,历史记录中对岱坊郡的早期情况没有明确记载。 公元238年,魏朝征服岱坊郡后,该地区再次纳入中央控制,魏史也对此有所记载。乐浪南部地区作为“三汉”之地,其汉族起源和与高句丽的关系仍是学术争议的焦点,尤其是在不断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 考古学上,汉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穆蒙晚期或铁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形成,这些文化特征在公元前3世纪的土坑木棺和瓦伊勒陶器中得到了体现。随着高句丽的征服和乐浪的建立,南部半岛的汉族人口逐渐增加,专业技术的出现和物资交换网络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这个文化网络甚至延伸到了日本岛。 随着时间推移,日本岛的青铜生产中心逐渐转向东南半岛,青铜作坊的扩展也促进了该地区与南方大陆的联系。铁器成为主要的随葬品,并与当地的青铜器并列出现,反映出乐浪对当地文化的深远影响。尽管这些青铜器大多是进口的,它们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镜子、马具、战车配件和青铜箭头等。 这些文化交流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上,还体现在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上。通过对乐浪和岱坊的考古研究,我们对铁器时代晚期的定居模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大坝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在这些遗址的挖掘和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朝鲜洞和Taho-ri遗址的发掘,使考古学家进一步认识到,许多早期的“坑葬”实际上是由于棺材的腐朽和消失而形成的。这些墓葬中出现了汉族和非汉族文化的混合,特别是Taho-ri遗址中棺木的独特形态,进一步证明了乐浪与南方大陆的文化交流。 总之,乐浪地区的汉族文化与当地原住民的互动,以及随着社会变迁的演化,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铁器时代晚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