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没有详细记录彭城之战中汉军主要将领的损失,这也很正常。因为这场战斗的损失主要集中在普通士兵,而高级将领通常都有保护,能更容易逃脱。
当时,刘邦趁着项羽主力正在征战齐地、后方空虚的机会,率领由56万诸侯联军组成的大军进攻楚地,很快攻陷了彭城。彭城地处平原,易守难攻,因此刘邦等诸侯们对胜利感到非常得意。
项羽听闻彭城失守时,正忙着征服齐地。如果此时他亲自回师收复彭城,就意味着齐地的齐军会紧随其后,对楚军形成两线作战的困境。虽然如果不理会彭城,楚国的后方根据地就会丧失,这样即便攻占齐地也得不偿失。权衡再三,项羽决定留下大军继续攻打齐地,自己则带领3万精锐的兵力回援彭城。
项羽迅速带领部队赶往彭城,速度极快,没多久便接近了彭城。刘邦在攻破彭城后,凭借56万的军力,并不担心项羽的3万精锐。他们觉得,自己军力悬殊,且项羽远在齐地,就算他回来,也需要一段时间,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于是,刘邦和其他诸侯联军开始松懈、疏于防范。
然而,项羽利用这一点,带领3万大军发起了突然袭击。由于敌方毫无准备,项羽的精锐军队迅速击溃了刘邦联军,诸侯联军大败,纷纷溃散,刘邦的军队损失惨重。
然而,奇怪的是,刘邦的主要将领和官员并没有受到伤害。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损失的只是普通士兵吗?实际上,战争的形式决定了这一切。项羽采用的是击溃战,而不是围歼战,敌军的高级将领和官员通常都能够得到保护,容易脱身。相比之下,普通士兵则更加容易遭到重创。
因此,刘邦的联军表面上损失了不少,但实际上,大多数丧命的士兵并不是被杀死,而是因溃败而失散,失去了联系。项羽的回援军力仅有3万,即便他斩杀了每个士兵3个人,也最多能杀掉9万人。因此,损失的士兵主要是溃逃,并非完全被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