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指挥家,他的军事才智和深思熟虑的战略让后人钦佩。诸葛亮的一生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弟子。第一个是陪伴他多年的马谡,马谡因为大意失守街亭,最终被诸葛亮痛心斩杀。另一个是姜维,姜维成为了诸葛亮的最后一个弟子,几乎学尽了诸葛亮毕生的军事智慧。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承了他的大将军职位,并承担起继续北伐的重任。姜维决心完成诸葛亮未竟的事业,一心想要收复中原。然而,尽管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蜀汉最终还是未能守住自己的疆土,几度在与魏国的战斗中失败。最终,邓艾偷渡阴平,打破了蜀汉的防线,姜维也未能阻止蜀汉的灭亡。
那么,为什么姜维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呢?其实,姜维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在诸葛亮死后立即接管了蜀汉的军权。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军权并没有直接交给姜维,而是落到了费祎的手中。直到费祎去世后,姜维才真正成为蜀汉的最高统帅。
此时,距离诸葛亮去世已经整整20年,姜维也从一个年轻气盛的青年变成了年逾五十的老将。52岁的姜维接过军权后,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北伐,但由于蜀汉多年未能恢复强大的军力,姜维的北伐并未取得预期的胜利,最终还是败给了魏国的邓艾。
邓艾作为魏国的猛将,屡次在战场上给姜维制造麻烦。尤其是司马昭命邓艾带领大军攻打蜀汉时,邓艾巧妙绕过了姜维驻守的剑阁,从侧面偷袭阴平,最终直逼成都。面对魏国的进攻,蜀汉的刘禅最终选择投降。
从某种意义上说,蜀汉的灭亡并非完全是姜维的失败。在关羽失去荆州的那一刻,蜀汉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因为蜀汉的领土主要集中在益州和汉中,缺乏向外扩张的战略空间,相比之下,魏国的领土辽阔,资源丰富,蜀汉注定无法与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