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都南京,一方名为“天红棋苑”的雅致空间,正成为金陵文化地图上的一抹亮色。它远不只是一个下棋的场所,更承载着一位企业家深厚的文化情怀与一份宏大的社会理想。它的故事,始于金象国际集团董事长郭金林先生与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徐天红先生因棋而生的知遇之交,以及他们共同擘画的一幅象棋文化复兴蓝图。
金象国际集团郭金林董事长与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徐天红老师对弈中
从“金陵名手”到“文化旗手”:郭金林的金象棋缘
郭金林与象棋的渊源,可追溯至其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他并非仅是棋枰旁的欣赏者,而是一位曾在这方寸战场上挥斥方遒的“南京市名手”。他曾在强手如林的“金陵杯”象棋大赛中勇夺前六,更在1989年的一场经典对弈中,力克一位全国女子冠军,其棋艺与锋芒至今仍为老一辈棋友所称道。
金象国际集团郭董事长与象棋全国冠军陶汉明大师对弈中(于幼华特大观战)
然而,随着他将更多精力投身于商业疆土的开拓,棋盘上的烽火暂歇,但深植于心的“象棋情结”却从未褪色。功成名就之后,一种“反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始终在思考,如何以自身之力,让这项蕴藏着中华千年智慧的国粹,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滋养更多人的心灵。
“天红”之寓:从大师风范到事业宏图
棋苑的命名,体现了郭金林先生深远的考量与美好的寄望。在棋苑筹建之初,“金象·弈道棋苑”曾是备选名称之一。但郭金林先生最终力排众议,选定了“天红”二字。其字面含义,自然让人联想到棋苑的灵魂人物——德艺双馨的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徐天红先生。徐大师以其辉煌的战绩、深厚的造诣与谦和的人格,本身就是中国象棋界一面飘扬的旗帜。以“天红”为名,首先是对徐天红大师本人及其所代表的象棋艺术巅峰的崇高致敬。
然而,郭金林先生为其注入了更为宏大的第二重内涵。他阐释,“天红”更寓意着中国象棋事业光辉灿烂的未来。“天”,象征着高远的格局与无限的空间;“红”,则代表着蓬勃的生命力与繁荣盛景。他期望,“天红棋苑”能成为一个火种,点燃大众对象棋的热情,见证这项古老艺术如旭日东升,迎来其“满天红”的辉煌时代。
天红棋苑揭牌仪式
携手共筑:一位大师与一位企业家的文化理想
徐天红大师被郭金林先生这份纯粹的文化情怀与远大抱负深深打动。他不仅欣然同意出任棋苑院长,更将自己对象棋传承的全部热忱投入其中。双方达成了超越商业的战略共识:将天红棋苑共同打造为金象城乃至南京市内的 “棋文化社交与教育中心” ,一个集专业教学、AI科技体验、文化传播与社交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在金象国际集团郭总的鼎力支持下,在徐天红大师的引领下,棋苑计划开展一系列扎实而富有远见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品牌赛事引领:每年精心策划组织不少于两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金象杯”系列赛事,树立业余象棋赛事的标杆。
2025 年"金象城杯"中国象棋公开赛
文化普惠大众:通过每月的大师公益课堂、免费体验课、AI人机对战等常态化活动,降低象棋门槛,让其魅力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未来之星:建立系统的青少年培训体系,并着眼于未来,条件成熟时组建“金象象棋队”,征战高水平赛场,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的棋类后备人才。
推动国际交流:积极打造国际棋类文化交流窗口与AI智慧研学基地,吸引海外棋友,组织青少年国际交流,让中国象棋成为沟通世界的文化桥梁。
公益为本:企业家的社会价值担当
对于郭金林先生而言,天红棋苑自诞生之初便确立了一项核心原则:这绝非一项商业投资,而是一项纯粹的社会公益与文化事业。在他的蓝图中,天红棋苑是所有棋友温暖的精神家园,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根发芽的沃土,更是孩子们接触智慧、陶冶性情的启蒙殿堂。这份事业,追求的并非经济利益,而是无法量化的社会价值与文化影响力。
金象国际集团董事长郭金林先生发表致辞
通过天红棋苑,我们看到了一位企业家从“商业成功”到“文化引领者”的升华。郭金林先生与徐天红大师的携手,是力量与专业的完美结合,他们正共同执笔,书写着一篇关于文化传承、社会担当与时代精神的宏大文章。在这里,每一局对弈,每一次交流,都在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血脉注入新的活力,静静地诉说着一位企业家“落子无悔”的文化初心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