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志》里,如果单从武力方面来看,关羽显然强于张飞。《三国志·卷三十六》明确写道:“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这意味着,张飞在力气和威猛上虽不及关羽,但依然是位强将。魏国的谋士程昱也曾称,关羽和张飞都是万人敌。
从刘备的封官任职来看,也可以看出他对关羽的重视。刘备称帝后,并未封关羽为大司马或大将军,而是让他保持了较高的地位。与此相比,张飞虽然也是重要人物,但他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地位很高,掌管京师的行政和军事事务。这个职位类似于后来的“锦衣卫”,有着极高的权力。诸葛亮曾亲自接任张飞的职务,可见这一职位的重要性。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常常被比作“虎将”,两者虽然都是猛将,但在某些方面,张飞似乎更为出色。虽然关羽忠诚勇武,但张飞在五个方面(忠诚、勇气、义气、智谋和礼节)似乎更具优势。
首先,张飞的忠诚度无可挑剔。从古城会时,张飞怒斥关羽背叛兄长,表露出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关羽在斩颜良、诛文丑时,是否知道刘备在袁绍阵营中也有些争议,因为关羽身在曹营,知道刘备的行踪并不困难。尽管如此,张飞始终保持对刘备的忠诚,而关羽的行为,尤其是在曹营的日子,显得更具复杂性。
其次,张飞的勇气也是他的一大亮点。张飞敢与吕布单挑,而关羽虽然在汜水关斩华雄,但在虎牢关并没有主动与吕布正面对抗。吕布之勇,公认无人能敌,但张飞却屡次激怒吕布并让他束手无策。张飞在长坂坡的英勇表现也证明了他无畏生死,甘愿为刘备挡住一切敌军。
至于智谋,虽然诸葛亮被认为是蜀汉的智者,但张飞在许多场合也展示了出色的智谋。例如,他利用对敌人心态的精准判断,使得敌军屡屡陷入困境。张飞并不像外表那样粗糙,他有着非常聪明的一面。
在义气方面,张飞对刘备和兄弟的忠诚也在多次表现中展现出来。他不仅勇敢,且非常讲义气。关羽虽然忠诚,但他在面对降敌(如于禁和庞德)时,未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对方的投降,反而错失了两员大将。
最后,张飞在礼节上的表现有时显得更加圆滑。关羽虽然武功强悍,但他偶尔显得过于自负和傲慢,这也导致他错失了一些重要的机会。例如,他没有能有效地利用投降的于禁,这与他过度自信和忽视礼节有关系。相比之下,张飞在一些场合中能够更加谨慎,展现出更多的谋略和礼节。
综上所述,尽管关羽在武力和名气上占据上风,但如果从忠诚、勇气、智谋、义气、礼节等多个角度综合评价,张飞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所以,如果有一天两人反目成仇,张飞完全有可能在生死搏斗中击败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