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国司法部公布了一项涉及广泛、持续多年的非法扑克作弊案件,共引发31份联邦起诉书,震惊全美执法与体育界。此案揭露了一个高度组织化、技术驱动的欺诈网络,其核心是在高额非法扑克赌局中系统性操纵游戏结果,欺骗富有但毫不知情的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该案件是近期公布的两起涉嫌牵涉知名NBA人物的司法行动之一,凸显了非法赌博活动与公众人物之间复杂而敏感的关联。
据调查人员披露,该欺诈计划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4月,由被告罗伯特·“黑罗布”·斯特劳德牵头,联合多名共谋者策划并实施。其运作模式围绕非法设立的高额德州扑克赌局展开,目标锁定被称为“鱼”或“鲸鱼”的高净值玩家——这些人明知参与的是地下赌博,却误以为所处环境为公平竞技场,与其他富有的私人玩家进行对弈。然而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除受害者外,牌桌上的所有参与者均系骗局成员,共同协作以确保受害者的资金被有计划地转移。
为增强骗局的可信度,组织者刻意邀请多位前职业运动员出席牌局,充当所谓的“人头牌”或“花瓶明星”,利用其公众形象营造合法、高端的游戏氛围。目前公开信息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两名人物分别为篮球名人堂成员昌西·比卢普斯以及前NBA球员兼教练达蒙·琼斯。他们的出现不仅提升了赌局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削弱了受害者的警惕心理。
该骗局的技术基础建立在精密的电子监控设备之上。调查发现,作案团伙在洗牌机内部安装隐蔽读牌装置,能够实时识别每张牌的顺序,并将数据传输至场外的操作员。此外,部分牌局还配备了X光透视桌、隐藏于筹码托盘中的微型摄像头,以及供作弊玩家佩戴的特制隐形眼镜或智能眼镜,用以辨识经过标记的扑克牌。一旦操作员掌握全场牌面信息,便会通过加密通信手段将情报传递给牌桌上的“四分卫”角色,由其负责协调整个作弊团队的行为。
以2024年9月发生在迈阿密的一场牌局为例,被告约翰·马佐拉担任“四分卫”,通过预设的身体动作传递信号:轻拍手臂表示自己持最佳牌型;触碰1000美元筹码则暗示另一位内部玩家领先;若察觉“鱼”的手牌最优,则触碰黑色筹码,示意其他共谋者主动弃牌。此类高度协同的非语言沟通体系极大降低了暴露风险,同时保障了骗局的持续运行。
为进一步维持表象真实,防止受害者产生怀疑并退出游戏,共谋者频繁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交换策略,甚至故意安排受害者赢得个别牌局。例如,在上述迈阿密案例中,被告迈克尔·伦祖利曾在群聊中明确指示:“让‘约翰·多伊4号’赢一手,这样他才会继续玩下去。”这种心理操控手段有效延长了诈骗周期,使资金流入更加稳定和持久。
在涉及比卢普斯和琼斯的牌局中,尽管二人未被指控直接参与技术性作弊,但其参与本身构成了骗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4月的一次通讯记录显示,当比卢普斯和另一被告厄内斯特接连赢得极低概率的听牌时,共谋者索菲亚·魏立即发出警告,指出此类异常胜利可能引发怀疑。她强调,由于“约翰·多伊1号”显然因“被明星光环镇住”而愿意输钱,因此必须安排一名真正的作弊成员加入,随后让比卢普斯等人故意输牌,以掩盖整体操纵痕迹。这一细节揭示了整个骗局在公共形象管理方面的周密设计。
更令人关注的是,该非法网络背后存在明显的有组织犯罪影子。法庭文件指出,纽约三大黑手党家族——博南诺、甘比诺与杰诺维塞——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其中。早在2023年之前,这些犯罪集团便已分别控制位于曼哈顿列克星敦大道147号及华盛顿广场80号的非法扑克游戏。随着斯特劳德提供的技术系统引入,两大赌局实现合并运营,形成一个横跨多个地点、受技术支持的联合诈骗平台。除欺诈行为外,该组织还涉嫌从事抢劫、敲诈勒索等暴力犯罪活动。被告安东尼·什奈德曼被控通过空壳公司和第三方账户清洗非法所得,最终以现金或加密货币形式分配赃款,构建起一条隐蔽的资金流转通道。
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纽约分局主管特工里基·帕特尔对此案发表评论时表示:“此案据称涉及三个黑手党家族、一位NBA主教练兼名人堂成员以及其他现任和前任职业运动员,最终导致今早行动的调查工作让人想起一部好莱坞电影。但这并非运气,也非戏剧效果。”联邦调查局助理主任克里斯托弗·拉亚补充指出:“这些被告利用高额赢利的诱惑以及与知名职业运动员同场竞技的承诺,涉嫌从毫不知情的受害者那里诈骗了数千万美元,并为犯罪组织建立了一条资金管道。”
根据现有法庭文件统计,该扑克作弊骗局造成的总损失不低于715万美元。其中,仅代号为“约翰·多伊1号”的单一受害者,在2023年6月至7月期间参与的数场牌局中即被骗走高达180万美元,足见其掠夺性之强与规模之巨。
关于昌西·比卢普斯的后续情况,其已于被捕后在纽约东区联邦法院出庭,并在缴纳巨额保释金、上交护照及接受严格监管条件的前提下获准释放。其辩护律师克里斯·海伍德于周四晚间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将对所有指控提出抗辩,强调比卢普斯始终秉持合法合规原则行事,否认其有任何参与欺诈行为的意图或事实依据。案件目前仍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下次庭审定于11月24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