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作为一位英勇无敌的将领,他的前半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汉建安元年(196年),马超的父亲马腾与西北的军阀韩遂原本是亲密的朋友,但因为部下的小摩擦,导致两人反目成仇,最终互相击杀。在这场纷争中,马超已经有了“健勇”的名声,他与韩遂部下的阎行交战。阎行发动偷袭,虽然矛被折断,但他用断矛几乎刺伤了马超的脖子。两人激战的结果可谓是旗鼓相当。
建安七年(202年),由于高干、郭援和南匈奴单于呼厨泉的联合进攻,河东陷入危机。钟繇写信求助马腾和韩遂。于是,马超带领万余士兵进入关中,并与郭援的军队在汾河展开激烈战斗。战斗中,马超不幸受伤,但他依然毫不退缩。即使脚部受伤,他依然继续战斗,将敌军大败。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准备进攻汉中张鲁,但为了绕过凉州的军阀们,他的行动被误解为谋略,马超也认为曹操的目的不单纯,于是联合了其他人起义反抗。曹操带领大军与之对峙,但马超的谋略让他一度陷入困境。马超建议在渭河北岸坚守,待粮草耗尽时撤退,虽然这一计被韩遂的“半渡击”计谋所取代。曹操听闻后感慨道:“马超若不死,恐怕我连葬身之地都没有了。”几次与曹操的交锋,都险象环生,给曹操带来巨大威胁,最终靠离间计才将马超逼退。
失去权力后,马超投靠张鲁。张鲁对他非常器重,马超甚至筹划反攻凉州,但未能成功,只得撤回汉中。在返回汉中的途中,他却被张鲁的部下杨白所忌惮,最终被陷害逃往氐中。正巧刘备入川,马超深知张鲁并非英雄豪杰,于是决定投靠刘备。可是,尽管马超投靠刘备七年,他最终却英年早逝。
马超的死因至今成谜。他去世时年仅46岁,远低于当时大将的平均寿命。以他的强健体魄,按理说不应因一场病轻易丧命。结合他的一生经历,马超的死更像是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的结果。在失去凉州之后,家族的亲人们也遭遇了惨死,他的妻儿更是落入敌手。失去亲人后,他的心境一直难以平复。他投奔刘备是为了寻求庇护,但他与曹操有仇,而孙权手下的将领众多,刘备成为他唯一的选择。刘备当时收留他是因为马超勇猛,威望极高,能震慑敌人。然而,投靠刘备后,虽然马超成为功臣,却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让他内心感到极大的失落和痛苦。
马超半生充满英雄气概,但在刘备麾下却感到格外压抑和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无法为家族复仇,这种心结愈发沉重,最终积累的心病让他在蜀汉章武二年(222年)早早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