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能够顺利入关,吴三桂发挥了重要作用。李自成与满清都曾试图拉拢他,而吴三桂最终选择了投降清朝,带着满腔怒火和对“红颜”的执着做出了这一决定。其实,当时在明朝已经摇摇欲坠的局势下,许多人都选择了投降清朝。那么,那些叛明降清的历史人物,最终都迎来了怎样的结局呢?
一、吴三桂
吴三桂曾是明朝的辽东总兵。当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后,他本想归顺,但因李自成掠夺了他的爱妾陈圆圆,并且打了他的父亲,吴三桂决定投降清朝。之后,他联合清军击退了李自成,保卫了北京。后来,他帮助清朝追杀南明永历帝,最终在昆明将永历帝绞死。回到北京后,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亲王,镇守云南。随着势力日益庞大,康熙决定削弱他的权力,于是爆发了“三藩之乱”。虽然吴三桂在自己建立的“大周政权”中称王,但很快因病去世。他的孙子吴世璠虽然努力维持,但最终也未能摆脱被处决的命运。
二、孔有德
孔有德曾是明朝的参将,他背叛了明朝,曾一度占领登州并自立为王。后来,他向满清求援,获得了清朝的帮助。清朝入主中原后,孔有德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并帮助清朝收复了大量中原地区。因捉拿明朝余孽有功,他被封为定南王。然而,在顺治九年,他被南明将领李定国围困,并在自刎前纵火自杀,结束了他的一生。
三、耿仲明
耿仲明是明朝的参将,后来与孔有德一起归顺了满清,被封为靖南王。他的儿子耿精忠也曾参与反抗清朝,但最终败北,被迫投降并被处决。
四、尚可喜
尚可喜原本是明朝的副将,后来因遭同僚排挤而投靠后金。满清入关后,他参与追击顺军,凭借战功被封为平南王。死后,他的儿子尚之信参与了吴三桂的反叛,结果也被清廷处死。
五、孙可望
孙可望是张献忠的义子,在张献忠去世后,他接管了张的部队,并支持南明。由于未能获得南明的秦王封号,他最终反叛投降了清朝。作为回报,他被封为义王。虽然孙可望的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但等级降了一级,算是较为幸运的结局。
六、黄梧
黄梧原本是郑成功手下的总兵,后来投降了清朝。他不仅向清朝推荐施琅,还提议杀害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清廷采纳了他的建议。然而,黄梧并未料到康熙决心削藩,最终因病去世。
七、施琅
施琅是郑芝龙的部下,跟随郑芝龙投降清朝,成为汉军镶黄旗的水师提督。在攻打台湾时,他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靖海侯。他于康熙三十五年去世,清廷追赠他“襄庄”谥号,并封为太子少傅。
八、郑芝龙
郑芝龙原是南方的自立门户,在清朝威胁下答应了明朝的招抚,之后又向清朝投降。由于他拒绝劝说郑成功投降,最终被清廷囚禁,并在康熙即位后被处决。
虽然这里列举的只是部分人物的结局,但从中可以看出,叛明降清的汉人,大多数都未能善终。无论他们为清朝立下了多少功劳,满清始终对汉人心存戒备。功劳过小,清朝会认为你无用;功劳过大,清朝则会认为你是威胁。
因此,能在清朝成为高官的汉人极少。根据统计,清朝高官中,只有极少数是通过科举出身的汉人。而在一品至三品的官员中,汉人所占比例不足3%;四品至六品的汉人较多,但大部分汉人都停留在七品至九品的低级职位。
(参考文献:《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