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王朝》这部剧中,顺治帝曾询问皇子们未来的志向,二皇子福全回答希望成为贤王,三皇子玄烨则表示愿效仿父皇。这个场景是根据《清史稿·圣祖本纪》中的记载改编的,原文写道:
“圣祖六龄,偕兄弟问安,世祖问所欲,皇二子福全言:‘愿为贤王’。帝曰:‘愿效法父皇’。世祖异焉。”
然而,官方历史文献有时可能出于政治因素或对皇帝的奉承,记载的内容与真实情况存在出入。顺治帝试探皇子这件事,可能就存在不小的疑问。
首先,三皇子玄烨并不是顺治帝心目中的理想继承人。从《清史稿》的记载来看,玄烨六岁时,顺治帝已面临许多婚姻和家庭问题。顺治的前两任皇后,都是由母亲孝庄文皇后安排的政治婚姻,两个皇后都未能为顺治生育皇子。顺治性格叛逆,渴望与平民百姓一样追求爱情,而他在董鄂氏身上找到了他真正的爱人。
董鄂氏为顺治生下了皇四子,并受到顺治的宠爱。顺治帝甚至称董鄂氏所生的皇子为“第一子”,这显然是承认她的特殊地位,尽管她并非正式的皇后。这时,虽然顺治帝的皇后还未正式确定,但董鄂氏已经拥有了比其他嫔妃更高的地位,所生子嗣也被视为嫡出。
然而,顺治帝的“第一子”并未活长,三个月后便去世。顺治帝宠爱董鄂氏时,皇宫内的氛围也变得紧张。六岁的玄烨,如果心怀远大抱负,绝不会在父皇面前说出“愿效法父皇”的话。因为按照皇家礼制,这样的言辞意味着他在暗示争夺皇位,这会惹怒顺治帝,并引起不满。
再来看玄烨和福全的出身差异。尽管两人母亲都属于庶妃,但福全的母亲血统更为高贵,她是清初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礼的曾孙女,按辈分推算,顺治帝娶了姑姑的曾孙女。福全的家族背景和血统都比玄烨的要强。相比之下,玄烨的母亲佟佳氏是汉人,尽管她的祖父曾为明朝军官,并投靠后金,但在满汉矛盾严重的顺治帝朝廷中,这样的身份依然被视为短板。
顺治帝临终时,虽然考虑过福全的血统优势,但最终玄烨的命硬以及背后有孝庄文皇后的支持,使他成为了顺治帝的继承人。玄烨不仅成功克服了天花之劫,且在孝庄文皇后的精心辅导下,逐渐成为一位优秀的帝王。
因此,《清史稿》在记载玄烨和顺治帝对话时,可能是出于政治需要,为了塑造康熙帝自幼具有英明治国的潜力,而这一点,也许并非历史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