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年,徐州牧陶谦去世,临终时将徐州托付给刘备。徐州作为汉末十三州之一,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经济富庶,是一个理想的战略要地。
刘备接管徐州后,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打算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大展宏图。然而,他没能持久地稳住徐州,最终不仅失去了这个地方,还遭遇了许多不幸。刘备的二弟关羽以及家眷被曹操俘虏,刘备的霸业梦想也因此破灭。
曹操一见关羽被俘,极为高兴,立即封赏并许诺重重优待,用软硬兼施的方式试图拉拢关羽加入自己阵营。刚开始,曹操便送给关羽吕布的赤兔马,甚至还赠送了美人貂蝉。曹操的这些举动旨在拉拢关羽,但关羽只是在口头上表示感谢,实际上他私下里仍然在打听刘备的动向。
曹操察觉到关羽似乎不满足于这些小恩小惠,便进一步上报朝廷,建议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在当时极为稀有,曹操的亲信们都没有类似的爵位,足见他对关羽的重视。
当时刘备已经投奔袁绍,而曹操则巧妙地通过封锁消息,故意让关羽误以为刘备还在曹操手下,并没有投奔袁绍。曹操随后在关羽面前提到袁绍军队的强大,关羽因心有不甘,主动请战,要求出兵攻打袁绍,以此来报答曹操的恩情。
曹操自然高兴,因为如果关羽能够击败袁绍,杀死袁绍麾下的将领,必定会激怒袁绍,造成袁绍对刘备的报复,这样一来,关羽也会迫不得已地投向曹操。果然,关羽率军大获全胜,不仅打败了袁绍的军队,还斩杀了袁绍的两员猛将颜良和文丑。
然而,形势并未按照曹操的计划发展。当刘备得知关羽斩杀了颜良和文丑之后,立即与袁绍商议,希望通过一封书信说服关羽归顺自己。袁绍也答应了刘备的请求,允许他策反关羽。
后来,关羽收到刘备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千里单骑,最终与刘备重逢。
那么,关羽的离开究竟是因为他对刘备的深厚情谊,还是另有原因呢?
事实上,关羽之所以决心离开曹操,是由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首先,关羽并非自愿投降曹操,虽然曹操对关羽有一定的尊重,但他心中对关羽的投降并不完全满意。关羽知道曹操的心思,也明白曹操心中的不满。其次,曹操虽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但关羽始终认为曹操与他的大哥刘备不可同日而语,刘备才是汉室正统的皇叔。而且,在曹操麾下,关羽的地位并不高,尽管他是名将,但手下还有如张辽、典韦、许褚等实力强劲的将领,关羽在其中只能排到中等位置。与其这样,关羽自然倾向于回归刘备,毕竟在刘备麾下,他的地位会更高,至少可以坐稳第二把交椅。
因此,关羽的离开,除了重情重义外,更多的还是出于对自己地位和未来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