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赛周压轴、安排于赛道时间19日14:00展开的决赛以排位赛安排起跑顺位,让头排再一次上演维斯塔潘与诺里斯的对抗,斯特罗尔将因冲刺赛与奥康的碰撞罚退5个顺位,让在Q1就淘汰出局的他必须退后至最后列出赛。
在美洲赛道处于气温摄氏28度、赛道温度摄氏44度的晴朗环境下,中性胎成为多数车手面对56圈赛程的起跑用胎,位居第三顺位的勒克莱尔、后段的博托莱托与斯特罗尔采用软胎,后段的奥康、阿尔本与哈贾尔使用硬胎。
维斯塔潘在灯灭起跑后成功压制诺里斯的攻势,也让使用软胎的勒克莱尔取得在1号弯超越诺里斯的机会,汉密尔顿、皮亚斯特里超越拉塞尔,阿尔本虽在后半与博托莱托碰撞让赛道一度出示黄旗,但很快地恢复正常。
勒克莱尔虽透过软胎取得起跑优势,但除了维斯塔潘很快的在开场圈结束后拉出无法使用DRS的1秒以上差距外,因成绩压力而无法在1号弯攻防战施展的诺里斯也稳住阵脚发动反攻,同时贝尔曼不敌塞恩斯与角田裕毅的压迫落至积分圈边缘的第十,且后方有速度不错的霍肯伯格虎视眈眈。
不过场中在第7圈发生争夺第七名的塞恩斯在体育场区段的15号弯试图超越安东内利时的碰撞事故,安东内利虽还能回到赛道,但塞恩斯在维修区入口前停下退赛后让赛会决定出示为时约1圈、各车差距因而略微明显化的虚拟安全车,使勒克莱尔、贝尔曼得以暂时喘口气。
勒克莱尔虽透过虚拟安全车取得些许喘息空间,不过赛车性能差异与软胎效能持续衰退的双重影响让诺里斯在第14圈将差距重新拉近至可使用DRS的1秒左右,使双方在1圈后的体育场路段展开直到第21圈才由诺里斯透过DRS胜出的拉锯战,这波漫长攻防不仅让领先的维斯塔潘取得近11秒优势,也让诺里斯收到可能会影响后续表现的多次越线警告。
在软胎起跑的勒克莱尔直到第22圈才进站换胎下,以中性胎为主流的进站窗口直到赛程进入折返点的第28圈才由加斯利开启,且加斯利与后续进站的哈贾尔、角田等等多位车手都换上软胎,使软胎成为后半赛程的主力用胎。
维斯塔潘的领先优势虽因轮胎效能衰退而开始消减,不过在身为追赶者的诺里斯的消耗速度更高而先一步进站下,维斯塔潘因而在握有25秒的筹码下于第34圈完成没有太多压力的换胎,且后方约6秒将再度上演勒克莱尔与诺里斯的对抗。
不久后贝尔曼在第35圈于攻防热点体育场路段尝试朝第七名的角田发动攻势,但角田的关门不仅让贝尔曼冲入缓冲区打滑,这波以失败告终的进攻更让后方的霍肯伯格迎头赶上。
诺里斯虽在第39圈追上勒克莱尔的车尾,但很快的在1圈后遇到轮胎效能衰退问题,而且双方差距也在之后开始明显化,同时领先约7秒的维斯塔潘也开始管理轮胎效能,试图将自己的圈速损失控制在一定程度。
不过诺里斯在经过几圈的冷却与蓄力后于第50圈再度发动攻势,让第二名之争再度紧绷化,勒克莱尔虽已有防备,但诺里斯仍在第51圈的体育场路段超越,让体育场路段成为本场的最大亮点。
勒克莱尔在被超越后虽试图紧盯诺里斯并给予压力,但诺里斯在超车后迅速拉出即使发生第四次越线也安全无虞的差距,使第二名之争就此底定,与后方争斗无关的维斯塔潘最后以7.959秒差取得近4场大赛的第3胜,宣告他已重新回到世界冠军争夺战行列。
其他积分圈完赛车手依序为汉密尔顿、皮亚斯特里、拉塞尔、角田、霍肯伯格、贝尔曼与阿隆索,使皮亚斯特里与诺里斯的积分差距缩减至一个颁奖台的14分、与维斯塔潘的差距则是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