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宅门》这部电视剧中,白颖园是白家长子,医术高明,又深得宫中宠信,生活本应顺风顺水。然而,他却因卷入一桩嫔主之死的风波,被陷害成阶下囚,最终被判斩监候,直到朱顺和严爷的帮助,他才得以假死逃脱。逃到西安后,白颖园便在此定居,并且在清朝灭亡后并未返回北京,甚至在白家二奶奶的70岁生日时,特地送上五色米,显示他依然与白家保持联系。那么,白颖园为何隐姓埋名30年后,清朝灭亡后不回北京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远离北京的勾心斗角,享受宁静的生活
白颖园逃到西安后,沈爷将他安排到西安户县的乡村,过着平凡且清贫的日子。八国联军进京时,白家举家迁往西安,二奶奶在沈爷的安排下悄悄见了白颖园一面。白颖园告诉她:“在这里过日子清静,不用担心被人算计。”尽管生活艰苦,但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安宁。
二奶奶看到他艰苦的生活条件,劝他返回北京,但他拒绝了,并说:“我走了,四方百姓就找不到大夫看病了。”这番话透露出他已习惯了这份宁静,不再愿意回到充满权谋斗争的北京。从那时起,白颖园不再有回北京的想法,因为他不爱权力,也不渴望富贵,最重要的是,他享受的是治疗病人、救人命的成就感,而非复杂的人际斗争。
二、留在农村治病,成就感满满
白颖园虽然谦虚地说,“这些年我不知道治好了多少病人”,但实际上,他的医术高明,早已成为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存在。他的到来,让贫苦百姓无需远行,便能享受到医术精湛的治疗。而且,白颖园与老百姓的关系紧密,他救助贫困的百姓时,有时连医药费都不要,甚至还会自掏腰包,百姓感恩戴德。
相比之下,回到北京,他所救的人群将是达官显贵,这群人往往对医生要求高、风险大,且在没有他的情况下,也能找到其他医生来诊治。因此,白颖园更喜欢留在西安,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他的人,获得了比在北京更为纯粹的满足感。
三、白家二奶奶的周全安排,让他不必回去
虽然白颖园隐姓埋名,但白家并没有忘记他。二奶奶管理家族事务时,安排得非常妥当。她为白颖园的长子白景怡安排了管理白家老号的职责,而白颖园在西安的百草厅分号,也由沈爷和白家共同拥有,并且白颖园的儿子白景陆也在身边照顾。换句话说,白颖园的家产和家族事务都得到了妥善安排,即使他假死不在北京,也能享受应有的待遇。
如果他此时回去,虽然他是白家的长子,但家族已经有了明确的管理结构,他的回归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冲突。白家二奶奶已经稳稳掌管家族事务,而白颖园自己并不喜欢家族的权力斗争。因此,他选择留在西安,避免了复杂的家族纷争。
四、年事已高,回北京也无力
白颖园的年纪渐长,身体状况也逐渐不如从前。毕竟,清朝灭亡时他已经接近75岁,再加上当时交通不便,从西安到北京的路程艰难,对于年事已高的他而言,出远门无异于折寿。回想当初,白家逃亡西安时,白景琦的奶奶因舟车劳顿而最终病倒,白颖园深知这种辛苦的长途旅行对老年人健康的巨大影响。因此,即使他内心有着对北京的牵挂,也无力去面对这样的舟车劳顿。
结语
白颖园选择留在西安,不仅是因为生活条件简单清静,更因为在这里,他可以自由地治病救人,获得满满的成就感。随着年岁渐长,他已经适应了西安的生活节奏,且白家对他也做了周到的安排,完全不需要他回到北京。再者,回到北京意味着卷入更多复杂的家族争斗,这与白颖园一直追求的宁静生活不符。因此,尽管他身为白家长子,依旧决定在西安安度晚年。
这篇分析结束,谢谢大家收看!我们后续会继续探讨《大宅门》中的更多人物与故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