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热播后,网上掀起了一股秦朝热。作为秦国的核心人物,秦始皇嬴政的姓氏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历史话题,给不太了解的朋友做个科普。
关于秦始皇的姓氏,其实嬴这个姓是确定无疑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氏上,目前主要有赵氏和秦氏两种说法。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说说秦国的起源。公认的赵、秦两氏的共同祖先是伯益。这位东夷部落首领很受舜的赏识,不仅娶了舜的姚姓女儿,还获赐嬴姓。有趣的是,秦赵两国后来都以骑兵见长,这可能与他们的祖先飞廉擅长骑术有关。
商朝末年,伯益的后代飞廉为商纣王效力。他的两个儿子命运迥异:恶来(秦氏先祖)在牧野之战中为纣王战死,导致这一支在周朝备受冷落;而季胜(赵氏先祖)因未参与战事,处境相对较好。
到了周穆王时期,季胜的后人造父因功受封赵城,从此以赵为氏。这时,恶来的后代见赵氏发达了,便依附过去共用赵氏。因为当时只有有地位的人才能拥有氏。
后来恶来后代中的大骆不甘寄人篱下,远走西部。他的儿子非子得到周孝王赏识,获封秦邑这块小领地,从此以秦为氏,这就是秦非子的由来。
支持赵氏说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1. 恶来一支曾随季胜用赵氏,按传统延续使用
2.《史记》等史书称嬴政为赵政
3. 百度等资料也标注为赵氏
但秦氏说也有依据。《史记·秦本纪》明确记载秦人以国为姓(氏)。虽然这个说法支持者较少,但从逻辑上讲,既然赵氏可以因封地得名,秦氏同样成立。
综合分析来看,赵氏说虽然更流行,但存在不少漏洞:
1. 恶来后代独立后完全可以改用新氏
2.《史记》记载可能带有政治目的,汉朝为否定秦朝正统性
3. 网络资料不够严谨,连嬴政父亲的标注都不一致
相比之下,秦氏说更有说服力。秦氏源于封地,又是国号,更具权威性。甚至可能嬴政根本不称氏,这在当时虽罕见但也有先例。就像我们不会称屈原为芈原,但称嬴政却很顺口。
最后说点题外话,这么一本正经地分析历史问题还真不习惯。要是以前,我可能直接开怼:秦始皇怎么可能叫赵政?不服来辩!看来确实是成熟了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