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
——马殿俊
马殿俊(1911—1946),字庭杰,化名穆彬,孝义市东盘粮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民国21年(1932)山西省立河汾中学毕业,曾在大同县和清源县担任教员和职员。民国25年(1936)参加了山西省军政训练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受党组织的派遣,任寿阳县牺盟会协助员,同年冬调介休县牺盟会工作。民国27年(1938)任介休县抗日民主政府情报特务科长、铁北办事处主任。民国28年(1939)调任沁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长,化名穆彬,同年10月擢任县长。民国29年(1940)5月,调回太岳军区司令部,协助毕吕云参谋长做武装工作和民运工作。其间,曾在中国共产党北方局党校学习。民国31年(1942)春,被太岳军区陈赓司令员和薄一波政委选派打入驻临汾伪冀宁道尹公署任情报科长,后任闻喜县保安大队副官、平遥县宪兵队副官。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他勇敢机智,为我方截获了许多重要情报。
民国32年(1943)9月,侵华日军对太岳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前,马殿俊和他的战友陈焕章、朱向离、袁立平、杨佐钧、赵铭、钱俊等,迅速将敌军情报送往太岳军区,在敌扫荡过程中,又派人随敌前线指挥部进入抗日根据地,随时报告日军动向,使根据地减少很多损失。同年,日军由华北各地调集军官180人,组成“战地观战团”,由临汾乘13辆汽车东去观战。马殿俊等人及时向太岳军区发出情报。10月24日,当日军观战团乘汽车途经洪洞城东的韩略村时,受到太岳军区人员的伏击,日方除三人逃脱外,其余皆被歼灭。其中有旅团长服部直臣少将和6名联队长。马殿俊和他的战友们受到了中共中央社会部和中共太岳军区党委的专电嘉奖。
民国33年(1944)春,马殿俊以日军河东道保安司令部少校参谋身份,帮助太岳军区掌握驻运城日军第三十七师团及独立第五警备队的动向;了解蒋介石及阎锡山武装力量和特工情况。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马殿俊巧妙地利用日、伪、顽三方面的矛盾,机智应变,在袁立平、杨佐钧、郝立东的配合下,胜利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特殊任务。
日军投降后,马殿俊遵照太岳军区首长“相机转入蒋特”的指示,打入晋军保安一团充任少校军需处长,继续为党收集情报,期间曾两次策应截获晋军粮秣。不久,奉命撤回太岳军区司令部。
民国35年(1946)7月,马殿俊受党组织派遣,再次赴运城执行任务。行至安邑县史家后沟时与蒋军遭遇。马殿俊在战斗中丢失了眼镜,由于他眼睛高度近视,辨不清敌我,不幸落入敌手。7月26日,马殿俊被蒋军特工队害杀于安邑县城,时年35岁。
文章来源 《吕梁名人传略》
| 来源:吕梁市图书馆,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