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借助AI技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殷王武丁贞问妇婡患疾刻辞卜甲”化身古文字解密大师,为我们讲述汉字的前世今生。
甲骨文中的“兕”(sì)字,指代的是水牛中的一种,圣水牛。殷商时期,这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它的角可制成盛酒器,被称为兕觥,是当时重要的礼器之一。东周时期,圣水牛因气候转冷、人为过度捕杀等原因最终灭绝。兕觥的制作材质由角变为木、铜等,不过它的名字与礼器的性质保留了下来。
策划:万方 范雪纯
文案:李颖翀 赵宇娇 谭梓欣 杨艺
制作:樊珊珊 邓阳 程媛媛 兰航
新华网新闻中心 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部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