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篇章之一,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小学语文课本的传播,早已深深烙印在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五位革命战士在生死关头展现出的无畏勇气和崇高气节,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永恒象征。 这五位壮士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在1941年那场惨烈的战斗中,他们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将敌人引至狼牙山绝境。在弹尽粮绝之际,五位壮士宁死不屈,毅然跳下万丈悬崖。令人唏嘘的是,葛振林和宋学义因被山间树木挂住而奇迹生还,其余三位英雄则永远长眠在了狼牙山的怀抱中。 让我们聚焦于幸存者葛振林的传奇人生。1941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华北日军调集重兵对晋察冀根据地展开疯狂扫荡。在枪林弹雨中,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团第7连的战士们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保护群众安全转移,又要为大部队争取宝贵时间。完成任务后,以葛振林为首的五位战士主动请缨担任断后任务。
在棋盘陀峰顶的殊死搏斗中,五位壮士凭借险要地形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他们先用子弹还击,子弹耗尽后就用石块砸向敌人。据战后统计,他们共毙伤日伪军90余人。为了彻底断绝敌人追踪主力部队的可能,他们毅然选择将敌人引向绝路。在最后时刻,五位壮士从容不迫地砸毁枪支,高呼革命口号,纵身跃下悬崖。 大难不死的葛振林在伤愈后,立即重返战场。在随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屡建奇功,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指挥员。战争年代结束后,葛振林先后担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队长、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令人敬佩的是,这位战功赫赫的英雄始终保持着朴实无华的本色。 在衡阳街头,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的老人。谁能想到,这个和蔼可亲、经常接济穷苦百姓的干巴老头,就是课本里的大英雄葛振林呢?他总说:革命不是为了当官,而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后勤岗位上,他一丝不苟,经手的物资从未出过差错。1966年,组织上考虑到他的伤病,批准他离岗休养。 1982年,65岁的葛振林正式退休,享受正师级待遇。退休后的他依然闲不住,经常到学校、部队作报告,用亲身经历教育年轻一代。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葛振林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他那朴实无华却光彩照人的人生,就像狼牙山上的青松,永远挺立在人民心中。狼牙山五壮士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将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他们的英雄壮举,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