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消难(?~589年),字道融,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消难是北周外戚大臣,西晋南阳王司马模之后,北齐太尉司马子如之子。众所周知,东晋灭亡后,司马氏的后人遭到了屠戮。不过,司马消难却成为了北周大臣,甚至还在杨坚篡位时起兵反抗。
一
具体来说,司马消难是西晋南阳王司马模的九世孙,父亲是东魏“四贵”之一,北齐尚书令、司空、太尉司马子如。在此基础上,司马消难自幼聪惠,广泛涉猎史册经书,风姿俊朗,喜好通过造作夸饰来博得名誉。北齐时期,司马消难因为娶了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女,凭借帝婿和贵公子的身份,历任驸马都尉、中书、黄门郎、光禄少卿等官职。后来,司马消难出任北豫州刺史,镇守虎牢镇。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位末年,越发昏庸暴虐。司马消难害怕祸及自己,常常图谋自保,委屈己意抚慰部众,百姓很拥护他。对此,在笔者看来,此时的北齐已经走向了下坡路,这促使司马消南不得不提前准备后路。
后来,因为牵涉到朝廷的争斗,也即遭到了北齐文宣帝高洋的怀疑,所以,司马消难感到惧怕,密令亲信裴藻从小路进入关中,请求举州归附北周。北周明帝二年(558 年)三月初一,得知这一消息后,北周晋公宇文护派遣达奚武、杨忠前往接应司马消难。在北周心目中,司马消难这样的大臣是有争取价值的。
二
于是,司马消难与达奚武一起进入北周朝廷,并被封为大将军、荥阳郡公、小司徒。北周武帝天和六年(571年)四月二十三日,北周任命大将军、荥阳公司马消难为柱国。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年)五月十二日,北周任命荥阳公司马消难为大司寇。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司马消难来说北周后,仕途是非常顺利的。
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七月二十五日,司马消难跟随北周高祖宇文邕东伐北齐,战争结束后授官梁州总管。北周宣帝大成元年七月初七,北周立司马消难之女司马令姬为北周静帝宇文阐皇后。因为这一缘故,司马消难成为了北周的外戚大臣。所以,等到杨坚篡位时,司马消难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北周宣帝崩逝之后,宣帝皇后杨丽华之父杨坚辅佐治理朝政。在此背景下,司马消难听说蜀公尉迟迥不接受朝廷调任代替的诏命,密谋起兵反抗杨坚。当时,司马消难打算与尉迟迥联合举兵,联系甚密。
当然,他们的计划很快就泄露了。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六月初十,杨坚调发关中的军队,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统率军队讨伐尉迟迥。七月二十六日,得知杨坚先发制人的消息后,司马消难以开府田广等人作为心腹,杀掉郧州总管府长史侯莫陈杲、郧州刺史蔡泽等四十余人,举兵反叛,响应尉迟迥。
三
为了增加己方的力量,司马消难还把儿子司马永送到南陈作为人质,请求南陈的支援。对此,杨坚十分重视,任命襄州总管王谊为元帅,征调荆、襄两地的军队前往讨伐司马消难。陈宣帝太建十二年(580年)八月初六,司马消难听说王谊率领的大军将至,连夜率领自己的部下归附南陈。之后,司马消难便开始为南朝陈效力。
当初,杨忠去接应司马消难时,两人结为兄弟,关系深厚感情很好。因此,杨坚常常用对待叔父的礼节对待司马消南。等到隋朝灭亡南陈之后,司马消难被送往京城,隋文帝特意免去他的死罪,发配为乐户,二十天后放回。不久之后,司马消难在家中去世。换而言之,如果不是父辈的交情,杨坚很可能要对司马消难痛下杀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