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那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白袍将军赵云,堪称整部小说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武将之一。他手持一杆寒光凛冽的亮银枪,身披银光闪闪的铠甲,每次出场都如同天神下凡。民间流传的那句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正是对他战斗风格最生动的写照。在战场上,赵云就像一位冷酷的判官,但凡他出手,敌人非死即伤,能从他枪下逃生的,简直比登天还难。
细数赵云在战场上的表现,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他的枪法已达出神入化之境,一杆长枪在他手中宛如游龙,所向披靡。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不仅精通枪术,剑法同样超凡脱俗,甚至能双手同时施展枪剑合璧之术。即便是远距离作战,他的箭术也堪称一流,百步穿杨不在话下。即便没有战马,他的步战功夫依然无人能敌。最可怕的是,越是身处险境,赵云反而越战越勇,往往能在绝境中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纵观整部《三国演义》,能从他枪下全身而退的,似乎只有周仓一人而已。
在所有与赵云交过手的将领中,张郃恐怕是对赵云实力体会最深的一个。赵云初出茅庐时,就在磐河之战中与名将文丑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在公孙瓒军中,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麴义,让袁绍麾下的河北四庭柱都为之胆寒。即便当时尚未与赵云正面交锋的张郃,也不得不在心中为这位年轻将领暗暗喝彩。
穰山之战时,赵云已投奔刘备。当时刘备被许褚等大将围攻,已经激战一夜的赵云单枪匹马杀入重围,以一己之力挡住许褚、于禁、李典三员大将的围攻。当刘备再次被高览和张郃围困时,赵云如天神降临般出现,一招就结果了高览性命,随后又与张郃大战三十余合,将其击败。这是两人第一次正面交锋,张郃从此对赵云心生畏惧。
长坂坡之战更是将他的威名推向了巅峰。当时刘备仓皇逃窜,赵云独自返回敌阵寻找阿斗。途中再遇张郃,即便怀中抱着幼主,赵云依然与张郃战成平手。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赵云不慎落入陷马坑时,张郃以为胜券在握,举刀欲斩,却见一道红光闪过,赵云连人带马腾空而起。这一幕让张郃以为赵云有天神护佑,再不敢追击。此战中,赵云七进七出曹军阵营,斩杀五十余名曹将,成功救出阿斗,从此常山赵子龙的威名响彻天下。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途中又遇赵云。想起长坂坡的阴影,曹操立即派张郃、徐晃断后,自己仓皇逃窜。此战后张郃竟消失了两年之久,直到铜雀台建成时才重新露面。后人推测,他很可能是在乌林被赵云重伤,否则不会销声匿迹如此之久。
汉水之战时,黄忠因贪功被张郃、徐晃围困。赵云仅率数十骑就敢冲入敌阵救援。值得注意的是,张郃、徐晃面对关羽、张飞都敢单打独斗,却对赵云避之唯恐不及。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赵云救走黄忠,又杀回敌阵救出张著。这一战再次证明,在张郃心中,赵云已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赵云的最后辉煌是在凤鸣山之战。当时已年过古稀的他遭遇西凉大将韩德及其八万羌兵。韩德号称万夫不当,四个儿子也都武艺高强。然而战斗一开始,赵云就在三合之内刺死韩德长子韩瑛。随后韩家三子轮番上阵,都被赵云轻松击败。最后韩德本人出战,同样在数合内被赵云挑落马下。次日,程武设下六万大军埋伏赵云千余人,赵云竟能从清晨战至黄昏,直到张苞率军赶到。这一战让世人见识了这位老将的恐怖实力,香港电影《见龙卸甲》正是改编自这段传奇。
在东吴方面,赵云的威名同样令人胆寒。诸葛亮借东风后,周瑜派徐盛、丁奉追击,赵云一箭射断船帆绳索,吓得二人立即退兵。刘备东吴招亲时,周瑜虽埋伏五百刀斧手,却因赵云寸步不离而不敢轻举妄动。吴国太甚至成了赵云的粉丝,称赞他是真将军。后来诸葛亮过江吊丧,东吴众将虽恨之入骨,却因赵云在场而不敢造次。
从职位变迁也能看出刘备对赵云的信任。初投刘备时担任主骑统领骑兵;长坂坡救主后升任牙门将军;赤壁战后出任桂阳太守;刘备入蜀后又召回担任留营司马,负责刘备家眷安全。虽然最终只获封虎威将军的杂号,但刘备将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他,足见信任之深。
与吕布、关羽、张飞等猛将相比,赵云最可怕之处在于:别人打不过还能逃,但面对赵云,打不过就意味着死亡。正因如此,即便是张郃这样的名将,在赵云面前也不得不选择退避三舍。这并非胆怯,而是明智的成本考量——毕竟,活着才有翻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