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这位宗圣曾子的七十世孙,不仅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其为人处世之道更是为后世所推崇。他曾在《曾国藩家书》中留下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的人生信条,也为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杜月笙与万墨林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杜月笙的早年经历可谓坎坷异常。他出生于一个贫寒之家,四岁之前便接连失去双亲,先后由继母和舅父商庆国抚养。在这段艰难岁月里,一位姓万的姑父对他格外照顾,正是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让杜月笙得以在乱世中存活下来。这段经历也深深影响了杜月笙日后为人处世的方式,让他在发迹后特别重视对身边人的照顾。
当杜月笙在上海滩崭露头角时,他的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追随者。这些人中,有的确实是真心实意跟随,但也不乏趋炎附势之徒。杜月笙的原配夫人沈月英对此格外关注。沈月英的母亲曾是黄金荣夫人林桂生身边的梳头姨娘,这段渊源让黄金荣亲自做媒,将沈月英许配给了当时正崭露头角的杜月笙。
婚后,沈月英虽未能生育,但领养的儿子杜维藩却给杜家带来了好运。说来也奇,自从杜维藩进入杜家后,杜月笙的事业便蒸蒸日上,这让他对这个养子格外看重,对沈月英也愈发敬重。
就在杜月笙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当年那位万姑父的儿子万墨林前来投奔。万墨林目不识丁,在当时的上海滩确实难有出路。杜月笙念及旧恩,热情款待了这位故人之子,但见多识广的他也在暗中观察,想看看这个年轻人是否值得重用。
细心的沈月英看出了丈夫的心思,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测试方法。她故意在大厅里放了五块大洋,并暗中嘱咐仆人:如果万墨林将钱据为己有,就立即将他打发走。令人欣慰的是,万墨林虽然捡起了这些钱,却原封不动地送到了沈月英的房间,丝毫没有贪念。
经过这次考验,万墨林很快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不仅记忆力惊人,能熟记190组电话号码,更在财务管理上表现出色,经手的银钱从未短缺。渐渐地,他成为了杜月笙最信任的助手,被称作杜门第一红人。
万墨林的忠诚在抗战时期更是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即便遭受日寇的严刑拷打,他也从未背叛杜月笙。这份赤诚之心让杜月笙深受感动,在1949年离开上海时,尽管身边很多人都已离去,杜月笙仍坚持将万墨林带在身边。这段跨越数十年的情谊,不仅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故事,更展现了乱世中难得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