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个帖子,一位福建老铁委屈坏了。
他委屈道:网上都说江东鼠辈,我福建招谁惹谁了,就被扣了这个帽子?
这误会大了去了,哥们儿,你先别上火。
福建的老铁们,当然犯不着替千年前的“江东”背锅。
这“鼠辈”帽子扣给东吴,纯属《三国演义》看魔怔了!
而真实的历史上?都叫东吴为……
中国人骂人,讲究个“精准打击”。
说你是“鼠辈”,那是说你猥琐、暗搓搓搞小动作。
但翻遍正史《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批注,再瞄一眼《汉晋春秋》。
你就会发现,当时魏蜀两国,骂起东吴来,那叫一个直白、响亮、毫不留情,统一口径:吴狗!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在樊城围困曹仁。
孙权见状,遣使告知关羽,要出兵协助,并想和关羽结亲。
可孙权实际上,又让军队不要速进。
二爷得知之后急眼了,对着孙权使者就开喷:土狗!你敢这么搞?等老子拿下樊城,看我不弄死你!
《典略》引裴注《三国志·关羽传》: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刘备夷陵惨败时,大将傅彤断后,部下基本死光。
吴军劝降:兄弟,投降吧,给你一条活路!
傅彤一口唾沫啐过去:呸!吴狗!你爷爷我是大汉将军,字典里就没投降这俩字!
《三国志·杨戏传》:肜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
最后,力战而死。
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魏国信使刘整被抓。
吴军想套情报,就对刘整说:兄弟,诸葛将军想饶你一命,老实交代吧。
刘整脖子一梗:死狗!放什么屁话!老子生是魏国人,死是魏国鬼,要杀快杀!
《三国志·三少帝纪》:死狗,此何言也! 我当必死为魏国鬼,不苟求活,逐汝去也。。
到了后三国时代,晋将毛炅被吴军俘虏。
吴将陶璜看他硬气,想饶他,结果吴将孙允非要杀。
毛炅被绑着,吴将骂他“晋贼”,他立刻回怼:吴狗!老子怎么是贼了?
吴军残忍地剖开他的肚子,孙允还割他心肝。
毛炅到死都在骂:吴狗!我死了也要砍了孙皓那孙子!你爹就是个死狗!
《汉晋春秋》:吴狗,何等为贼?…尚欲斩汝孙皓,汝父何死狗也!
看见没?真实的三国,魏蜀晋三国军民,提起东吴,张嘴就是“狗”。
土狗、疯狗、死狗、恶狗,品种齐全,花样翻新。
为啥呢?因为东吴干的事,在魏蜀看来,就是像疯狗一样,逮谁咬谁,不讲道义。
骂人“狗”,那是情绪输出。
为啥东吴这么招恨?为啥同时代人都看不起他?
核心就一点:孙氏称帝,名不正言不顺。
为什么说曹、刘、司马,甚至董卓都比孙权“讲武德”呢?
董卓虽为国贼,但人包装的好。
身份上硬蹭董太后,自称“董氏外戚”,真假且不论,但人家有这意识。
手里更是攥着小皇帝,自封“大汉相国”,牌子够硬。
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他是贼,但表面文章人家做得足。
曹操汉贼实锤,但“程序正义”拉满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拜丞相,封魏王,加九锡。
曹操整个职业生涯,名义上都是“大汉公务员”。
直到他死,他也都没捅破那层窗户纸。
曹丕的合法性来源,是汉献帝刘协的“主动”“禅让”。
甭管是不是刀架脖子上了,人家走完了“天命所归、和平交接”的法定程序。
魏国的法理基础,就源于此。
刘备大汉正统,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
甭管水分多大,人家姓刘呀!
汉献帝被废,他称帝是延续汉祚,祭祀刘家祖宗。
这叫“兴复汉室”,有大义名分。
司马炎照抄曹丕作业,合法性来源于魏元帝曹奂“禅让”,人家司马家完美复制粘贴了曹丕篡汉的剧本。
逻辑很通顺:汉禅魏,魏禅晋。
晋朝,那是“天命流转,合法继承”。
再看咱“孙十万”,老爹和亲哥,都是袁术小弟,伪帝马仔。
孙策打刘繇,性质就是:伪帝的爪牙,攻打大汉朝廷命官兼皇亲国戚!
这不是汉贼是什么, 开局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孙策靠武力在江东站稳脚跟,但是汉朝有“三互法”。
本地人不能当本地州牧,就是为了防止地方豪强坐大割据。
孙策本人就是吴郡富春人,他在江东行使的就是扬州牧的权力,这严重违反了大汉的回避制度!
刘表能在荆州坐稳,因为他是朝廷任命的荆州牧。
刘焉能在益州坐稳,因为他是朝廷任命的益州牧。
孙策啥也不是,对于江东士族来说,孙家就是一群外来户、强盗头子,靠着砍刀强行霸占了他们的家园。
民心、合法性,不存在的!
等到孙权称帝,曹丕、刘备都称帝好多年了。
孙权急啊,眼红啊。
问题是:他的帝位依据是啥?
唯一理由?老子拳头够硬,地盘够大,这就是“强者为尊”的丛林法则。
然而,在当时深受儒家“正统”观念影响的社会里,孙权称帝,就是赤裸裸的“僭越”,是“无证经营”的野皇帝。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