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中有一幅民国时期南京城区的地图,上面清晰标注着“民国24年五月初版”,按照推算,这幅地图的年份是1935年。此外,地图上还印有“内务部图书馆”和“商务印书馆送审”的字样,这显示了其较强的官方背景,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
将这幅地图与当前的天地图进行叠加,可以观察到南京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过程。我对南京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叠加地图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差,若有不准确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如果对这幅老地图感兴趣,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
在映入眼帘的地标中,海军部、英领事馆和邮政总局如今分别对应于江苏石油大厦、江苏省政府复议委员会以及虎踞大厦。尽管时代变迁,这些区域依然在城市的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新的建筑在昔日的基础上崛起,演绎出新的故事。
另外,铁道部、农学院、军政部和法领署如今对应的位置分别是福建路与中山北路的交叉口(具体机构未知)、南京师范大学附中、雅舍办公楼以及顺帆招待所。这些地方或许承载着历史中某些重要事件,使人不禁遐想往昔。
关于87师司令部、外交部外宾招待所和金陵寺等地,如今已变为江苏省民政厅、南京工业大学和内环北线(不确定是否已拆除)。这些地方换了新颜,但仍记载着历史上的沧桑与变迁。
中央大学农业试验场和绿筠花园的原址如今则是蔡家巷和新金贸花园小区。值得一提的是,绿筠花园曾是第一个被称为公园的现代园林,但遗憾的是已经被拆除,使得这一片曾经的美丽景致沦为历史的记忆。
日本领事馆、金陵大学、铁路税局和陆军大学现今分别是消防大厦、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京大学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这些建筑与机构的变迁,体现出时代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谈到中央大学、陆军测量总局和模范监狱,如今则转化为东南大学、南京北极测绘研究所,以及老虎桥32号(此地址具体指向尚不明确)。国民政府和交通兵团的旧址,如今则是总统府和东箭道小区,这些地方的演变让人感慨万千。
至于军事委员会和军官团的现状,现阶段则难以厘清。不过,老城区的一角,依然保存着曾经的记忆,等待着有心人去探寻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