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杨贵妃传奇》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唐朝盛世佳人杨玉环的死因一直都是一个谜,尽管根据记载属于自缢身亡,但其中所涉及到的朝政阴谋深刻不可测。然而,她的死其实可以避免,只因一个人的棋差一步,便造成了香消玉殒。
重新追溯到历史的大潮中,我们可以看到杨玉环的死也标志着唐的衰败。本来盛极一时的大唐盛世,从蛮人安禄山的叛乱为开端,步步深陷,最终沦为不伦不类的混沌社会,令人唏嘘。这个结局其实某人早已有所警惕,但只因未够重视,走了失误的一步,最终断送大唐,断送贵妃的命途。这个人就是一国之相张九龄。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丞相,张九龄看人非常的准,不仅能够看言观色,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人的言行来知晓这个人的野心大小。当他第一次接触到安禄山的时候,他便被这位腰粗体胖,虎背熊腰的大汉子所吸引。从交谈之间,他已经领略到了这个人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张九龄在这一次的会面当中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个自视过高的人很有可能不会安于现状,他极有可能会造反,祸及大唐。但是由于当时初到贵境,安禄山就已经受到了天子的赏识,并且凭借显赫的功绩,获得了不少拥护者。他根本无从对其下手挑剔。
一直到征讨契丹的时候,由于安禄山骄傲自满,最终被打了个落花流水,灰溜溜的战败回归。此举其实足以处死这个败将,所以当时丞相也抓紧机会,上奏以示严惩不贷。可惜的是,此人计谋多多,早就已经遍布耳目,拉拢红人,最终幸免于难。
由于大难不死,后福甚多,后面安禄山的发展如鱼得水。而张九龄也是无心而为了,甚至干脆辞职了。如此一来,在朝堂中就再无人可与其进行抗衡了。这个蛮人的势力越来越大,叛乱之心也越来越庞大,可惜的是,皇帝是忠言逆耳,根本就没有想到在自己身边已经成了一个定时炸弹。
有鉴于此,如果当初张九龄可以坚持置安禄山于死地,就可能没有出现后面那么多的叛乱揪心之事。也许皇帝不会被驱逐,贵妃也不会被惨死。但是,只因一个人的失误的一步,历史的轨迹早就已经被定向,任凭推波助澜,也是无法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