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谭嗣同临刑时,其妻泣不成声:我们现在尚无子女,其答案令人敬佩
创始人
2025-08-28 16:05:49
0

中国是国流血的第一士。——梁启超称谭嗣同

大家都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渐趋严重,在这种形势下涌现出一批鼓吹维新变法,拯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人士,谭嗣同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作为“戊戌六君子”之首、国难当头勇立潮头的仁人志士、甚至临终前仍大义凛然:

“有心杀贼而无力回天的人死了也快!”

这句话感动过多少中华儿女,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句话之外,谭嗣同生前又说出了另一句令人敬佩的话。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维新派大师谭嗣同波澜壮阔的人生。

据史载,谭嗣同少年时便有着一腔求新的血汗。

幼时曾拜师于名儒欧阳淞鹄,又曾在欧阳老师指导下勤奋好学,受老师熏陶而对王夫之思想发生极大兴趣。

那时,谭嗣同对于什么是“爱国主义”,有着朦朦胧胧的认识,并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粒细小的种子。

从那时起,他就更向往知识的灌溉,热衷于阅读各方面的书,并在这些书中找到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民族的发展。

书的浸润使谭嗣同写起文章来也大有长进,文章是一气呵成、笔下生花、令人读来淋漓酣畅。

然而他虽醉心于古典文学,但更多的是赞同并模仿新思想,对当时清代科举考试中规定的八股文非常不满意。

学奥博而文雄,思深而仁厚。

年纪轻轻的谭嗣同已有所感悟,不愿囿于封建社会之下的观念,连课本里也写着“岂有此理”,言语间批判着那个时代腐朽的文化。

希望获得新知新思想谭嗣同酷爱读书,盼望在读书与修行中丰富自我,先在故乡读书,后游学兰州,河南,甘肃等地、山东和其他许多地方都研究天文算术和地理科学。

谭嗣同不但愿意学书本知识,还喜欢结交一些为国为民、天下大义的朋友,十二岁那年与北京一名叫大刀的王五相识,两人互相赏识。

两人对许多事都有相同的观点与热情与理解,久而久之两人就成了终生挚友,后半辈子实践铲恶锄奸兴复国家。

以救天下中国为己任。

1985年清政府同日本缔结《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谭嗣同闻讯伤心不已。

旋即他竭力鼓吹新思想,并与挚友们共同开办国家改革课程,期望国人能从茫然或者沉睡中觉醒过来,投身到号召国家变法、争取中华崛起的行列。

同样在这一年里,数以千计的有志书生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希望改革国家制度,捍卫国家主权,不出现和其他国家签这样可耻的协议。

此事当时声势浩大,史称“公车上书”。谭嗣同无疑也参加了这次行动,后来成了民间倡导维新变法的领袖之一,他连维新哲学著作《仁学》都写过。

梁启超与康有为“上进上帝撰”十八省举人纷纷响应,一千二百余人连署。

这次上书虽归于失败,但是它开启了中国维新思想之先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变迁。

2年以后,谭嗣同返回故乡湖南,得到地方上拥护变法改良的地方官员们的拥护,并与与他志趣相投的唐才常等一起主张成立时务学堂。

其学堂专为社会各界人士讲救国图存之意义,为大众传播维新变法之深刻,并把历代有改革创新、民族意识之书部分发,使湖南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活力的城市。

也正因此,即便以后戊戌变法惨败收场,但是随后湖南又走出一批富有维新意识和朝气的青年,可见谭嗣同这一举动给后人带来多么巨大的冲击。

关于这件事,湘潭大学副校长王继平教授曾经评价过他:谭嗣同,湖湘文化,湘学。

回到正题,因为谭嗣同对湖南当地的改革变法宣传效果很好,拥护改革的光绪帝下定决心要把谭嗣同召来,经过和谭嗣同沟通后,委任谭嗣同为四品朝臣,参加朝廷变法。

谭嗣同为光绪皇帝对他的信任、重用所打动,决心实现理想,抱定败绩,同时不辜负光绪帝。

那时,满清朝堂之上有人拥护变法,做了很多利国利民之事,这个时期又叫“中兴”。

遗憾的是,当然有拥护新法的反对派人士阻挠维新运动,慈禧太后、袁世凯等顽固派是最致命的绊脚石之一,变法失败的刽子手。

当慈禧太后得知光绪帝和这些新青年要改革祖法礼制的消息后,因为利益受损心生不满,让袁世凯首先周旋于这些维新派之间,摸清他们的动向最后好一举拿下他们。

终于到了1898年西皇太后慈禧发动政变的时候,皇太后不仅想一举消灭维新派,连当朝天子光绪帝也决定软禁起来,维新派虽奋起抵抗,却因为手里没有兵权,彻底溃散。

谭嗣同也不顾个人安危,一心要救光绪帝于危难之中,怎奈最终还是未能得逞。在此背景下,谭嗣同决心以血雨腥风唤起民众反抗:

“各国变法,都是由血腥而来”。

他不敢逃,不想逃,谭嗣同在这一年中的9月24日被捕,随后入狱。9月28日慈禧下懿旨,宣布处死宣武门外的谭嗣同和其他维新人士,威慑大家。

谭嗣同临刑时,其妻踉踉跄跄到狱中看望,情至深处泣不成声:

“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还没能给你生个孩子,你知道我多么想给你生个孩子!您是一位民族英雄,理应有传承您英雄血脉的人!”

不过谭嗣同不介意只是淡淡一笑,爱怜地望着和他相濡以沫的老婆说:

“阿闰啊,这辈子我都对不起您,如果有来世的话,我还是把您嫁给我谭家妇吧!关于子女,您大可不必责备,如果我们这些儿女都活在见不到光和前途的年代里,那还是不生吧,把他生出来只不过多一分奴隶罢了。

就算没有儿女,也有同胞们,那四万中国人就是我的手和脚,就是和我拥有同一条华夏血脉的爱人!今天,我死在这里,但没关系,相信我的一腔热血,终会换来这四万人民的觉醒,我的每一滴血,流出来的都是有价值的!”

说完这些话,他哈哈大笑赶赴刑场,期间谭嗣同豪迈地感慨:

”我自横刀对天笑,去肝胆两昆仑。”。

就这样,他在一次畅快的笑声中结束了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成了令后人铭记于心的民族英雄。

时至今日,回顾谭嗣同那用脖子血刷污的政风,仍令人敬佩,它不仅抨击清政府腐败,而且给后人留下不朽丰碑。

纵览我国家史,除谭嗣同外,也不乏像他这样甘为国家前途奋斗不息,舍生取义的耿介之士,正由于他们,所以才会有我们现在的局面。

您对这个问题有何异议?

参考文献:《清史稿》《谭嗣同全集》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原创 消... 8月27日,某高尔夫频道上传了一段题为“一杆进洞!谁赢走了价值2700万韩元劳力士?”的视频。 原来...
原创 德... 1916年制造的Traub摩托车,于1967年在一堵砖墙后面发现,大体良好,目前仍然可以使用。它是谁...
原创 同... 在中国历史那波澜壮阔的长卷里,南宋与西辽,宛如两颗截然不同的星辰。南宋,偏安于江南水乡,恰似一位婉约...
原创 清... 十几年前,一部清代历史剧《宰相刘罗锅》上映,一时间红遍全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人们都在大...
原创 历... 一、庞太师 庞吉,在《三侠五义》、《包青天》、《杨家将》等多部小说及影视作品中担任BOSS的角色。...
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丙午神钩... 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是吉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吉林大地。该带钩全长15...
原创 孙... ◆文:刚子聊历史 ◆ 原创作品,洗稿 、 抄袭必究 前言导语 在影视剧《大明风华》中,主角孙若微是一...
原创 满... 时至今日,随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使得对满清入关时的屠城事件有了更多了解。史书记载,汉人在明...
历史上的今天 | 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1933-1996),福建福州人,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生探索解析数论...
《晋国通史》(修订版)运城首发 山西晚报讯(记者 胡增春)3月18日,运城市举行《晋国通史》(修订版)首发式。《晋国通史》的修订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