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是黄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星象总称,这种天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但何为二十八宿呢?其实说白了就是“四象”,这四象是广义的四象,包含“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中每一象有包含7宿,如东方青龙中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因此被称为“二十八宿”。
至于二十八宿到底是什么时候被国人发现的呢?其实这在历史上有很大的争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先秦时代就早已被中国古人掌握其中的规律。令人意外的是,在现代的考古中,浙江发现了一个拥有“二十八宿”的古城,还挖出了远古文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联合国最近公布的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国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可能对这个遗址不是很熟悉,也不知道该遗址的历史意义在哪。事实上,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重要证明。有人可能会疑问“我国考古发现的远古遗址如此之多,甚至已经挖出了超过7000年的遗址,为何良渚遗址才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证明呢”。其实这关于“历史”的定义。
所谓的文化历史,指的不是有人类活动而已,其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的证据便是“文字与城邦”。我国文化虽然悠久,但此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不过甲骨文,也就是距今3600多年的商代文字。这也是西方很多学者否认中国夏代历史的原因之一。而良渚遗址的发现,彻底证明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至于这个遗址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得从上个世纪说起,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职员施昕更在良渚镇率先发现了这个古老的遗址,建国后,夏鼐将这个遗址命名为“良渚文化”。80年代开始,我国考古家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
经过长时间的考古挖掘,考古队在良渚遗址有了非常重大的发现,除了出土一批又一批的珍贵文物,包括稀世国宝级文物神人兽面纹玉琮之外,还发现了一史前时期的古城遗址,也就是最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古城”。考古家发现“良渚古城墙”系整体一次建筑而成,合围成一个闭合墙圈,其墙基非常的特别,有的地段宽度多大百米。如果结合古代天文学会发现良渚古城其实就是“二十八宿”中的“四陆”古城。
那么,为什么“良渚古城墙”要建成“四陆”的形状呢?有专家推测这是模仿日月五星的巡天之旅。这是因为良渚遗址出土的种种文物证明这曾经存在过一个古老的国家,那就是良渚古国,其主人便是“天皇”。既然古城是“四陆”,对应就必定有“水”。考古家在2015年证实了这一点,在良渚古城周围发现了距今5000年的“水利系统”,而这也是世界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大型水利系统。
除了古城以及水利系统之外,良渚遗址还发现了远古文字,这些文字比此前被公认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早1500多年。国内古文字研究专家普遍认可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字,是介于刻符与成型文字中的文字。著名古文字学家杨根文认为良渚文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不过,有部分西方学者不这么认为,西方的这些学者认为这“绝不可能”。其实这也没啥,毕竟学术都是从争议中过来的。国人要知道的是,在甲骨文被发现之前,西方是否认商朝存在的。如今虽仍有部分西方学者否认中华五千年历史,但联合国已经认可中国这距今五千年的历史古城,并将其列为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