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战乱不断,魏、蜀、吴三国盘踞一方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按理来说这时候中原地区十分混乱,三国都打成一锅粥了,应该是入侵的好时机才对,那么,为何那时没有外族入侵呢?回顾我国的历史,可以发现不论哪个时期,在我国普遍存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例如“五胡乱华”事件,在我国就是一件十分著名的外族入侵事件,此后胡人的发展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五胡乱华”发生在西晋时期,和三国时期在历史线上较为接近。事实上,纵然三国打成了一锅粥,但当时也没有发生过外敌入侵事件,是由于那时三国的兵力都比较强盛,且驻守边疆的将领又十分的厉害,所以他们在战场上完全讨不到一点好处,没过多久便放弃继续攻打中原了。那么,当时镇守边疆的又有谁呢?
第一,曹操。虽然历史对于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绝对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当时的曹操除了要和蜀吴两国的军队交战以外,还要和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外敌交战,并且在战场上也是屡次击退这些游牧民族。
第二,刘备。虽然刘备在三国混战期间屡屡失利,但是凭借着军事诸葛亮的出谋划策,刘备还是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军队的整体实力不强,但也只是和其他军队相比,同这些游牧民族比起来还是更占优势一些。
第三,马腾。大家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可能都会觉得有点陌生,但要是说到马超相信大家一定就十分熟悉了吧!而马腾就是马超的父亲,在镇守边界这方面他所带领的军队可以说是出力最多的一支军队。
由于游牧民族大多是以骑兵为主,而不少中原军队则是以步兵为主,所以当游牧民族发起战争时,往往在战场上占据着有利的地位。可是马腾所带领的军队却不同,这支军队可是以骑兵闻名的,所以当游牧民族遇上精良的马家军时,可以说是一点好处也讨不到。
事实上,当时从西北到东北几千公里的边界线,都是由马家军在镇守。当氐、羌等民族来犯时,马腾就带领着军队将对方杀得片甲不留,一次两次战败这些游牧民族还心存侥幸,但是战败的次数多了以后,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真的打不过马家军,而马腾也因此威名大震。
至此以后,在听到马家军的的名号时,游牧民族都纷纷四处逃窜,根本不敢派兵来犯。所以在当时虽然中原地区打得不可开交,但是这些匈奴、氐、羌等民族要想攻进中原还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大家才会觉得没有发生外敌入侵。
虽然当时中原地区内乱不断,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这些国家还是分得非常清楚的,该抵御外敌时也绝不含糊。不过即使当时抵挡住了外敌入侵,但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游牧少数民族还是把控了中原,甚至建立起了大一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