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谢苗诺维奇·扎多夫,1901年3月30日(俄历3月17日)—1977年11月10日,俄罗斯族人,
苏联军事首长,苏联英雄获得者,大将军衔。
1901年3月30日(俄历3月17日),阿列克谢·谢苗诺维奇·扎多夫出生于沙皇奥廖尔省尼科利斯科耶镇(今俄罗斯奥廖尔州斯维尔德诺夫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少年时因家贫,扎多夫只是在乡村的教区学校接受了几年最基础的教育,一战爆发时他才是个13岁的少年,所以扎多夫没有被征入伍。
十月革命后,紧接而来的就是苏俄内战。1919年5月,年满18岁的扎多夫志愿加入了工农红军,他被编入了第45步兵师服役。不幸的是,在前往前线的途中,扎多夫患上了斑疹伤寒,他被送往了医院进行治疗。
经过了近一年的治疗,扎多夫才完全恢复了健康,1920年4月,康复后的扎多夫进入了奥廖尔第4骑兵进修班受训,等到他毕业时,国内战争已进入了尾声。扎多夫被编入了著名的骑兵第一集团军第11骑兵师第62骑兵团中服役,参加了对盘踞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弗兰格尔白军的最后一击。之后在乌克兰参加了对无政府主义马赫诺武装的军事行动,以及在白俄罗斯地区平灭各种反苏维埃武装。
1921年,扎多夫所在的骑兵师被调到了中亚地区,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一直与巴斯玛奇伊斯兰分离武装的残部作战。
1924年10月,扎多夫从中亚地区回来,在莫斯科军区的第48步兵师担任骑兵排的排长,后历任连长、连长兼政治指导员等职,服役几年之后,他被安排到了莫斯科军事政治进修班学习。1929年8月,结束了学业的扎多夫被分配到了第14骑兵师服役,在第56步兵团担任骑兵中队的中队长兼政治指导员。两年后,扎多夫进入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934年5月,扎多夫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这次他被分配到了斯大林特别骑兵师,先后担任了第61骑兵团参谋长和师司令部第一处处长等职。1935年,在苏联红军恢复实行军衔制后,扎多夫被授予了上校军衔。
1936年,扎多夫进入了工农红军总部工作,在骑兵监察部先后担任了监察助理、第一副监察等职,1939年,他晋升为旅级指挥员军衔。1940年6月,扎多夫再次回到了一线指挥员的岗位,他在中亚军区担任土耳其斯坦第21山地骑兵师师长一职,同年在苏军调整将级军衔名称时被重新授予了少将军衔。
1941年6月,扎多夫被任命为第4空降军军长,在他上任的途中,卫国战争爆发了。费尽艰难到达自己部队的扎多夫立刻指挥自己的部队参加了战争初期边境交战。并在比亚韦斯克-明斯克战役中成功率部突出了德军包围圈。
8月2日,扎多夫被任命为第3集团军参谋长,集团军同样刚从包围圈中冲出来,部队损失殆尽,只留下了个空架子。在补充了大批新兵后,该集团军被配属到布良斯克方面军,并于8月下旬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罗斯拉夫尔—新济布科夫方向向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发动了反突击。
10月,在奥廖尔-布良斯克战役中,扎多夫所在的第3集团军再一次陷入了德军中央集群的包围圈,在德军攻占奥廖尔之后,第3集团军开始分散突围。在经过近一个月浴血奋战之后,最终曾拥兵近10万的集团军主力仅有不到1万人突出了重围,扎多夫也幸运地是其中的一员。
之后,扎多夫配合司令员克列伊泽尔少将(65年大将)率部到图拉州叶夫列莫夫附近整补后,继续在莫斯科近郊实施防御作战。
12月,在莫斯科战役的反击阶段,扎多夫配合司令员指挥集团军对德军进行了反击作战,并于12月13日解放了叶夫莫列夫城。随后,集团军继续向东攻击,一直推进到了奥廖尔以东的祖沙河右岸,在这里转入了防御。
1942年5月,扎多夫被任命为第8骑兵军军长,上任第二周,扎多夫的司令部遭到了德军空袭,他身负重伤,被送了后方医院治疗恢复了4个月后才重返战场。
10月14日,伤愈复出的扎多夫接替马利诺夫斯基担任了顿河方面军下属的第66集团军司令员,在斯大林格勒以北发起反击作战,在这次战斗中,第66集团军主要任务是钳制当面之敌配合主攻方向的巴托夫集团军,与方面军的其他部队合力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包围在了斯大林格勒城下。经过多日激战,到了11月24日第66集团军的先头部队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崔可夫第62集团军会师,完成了对德军第6集团军的合围。
此后,扎多夫率领集团军的部队参加了对包围圈里的德军进行的清剿战斗。1月27日,扎多夫晋升为中将军衔。2月27日,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结束后,扎多夫的第66集团军没有随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去中央方面军,而是被编入了最高统帅部预备队之中。一个月后,该集团军又被编入了预备队方面军。
1943年4月16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发布命令,第66集团军改编为近卫第5集团军,扎多夫仍担任司令员。
7月10日,在库尔斯克会战南线遭到德军猛烈进攻时,扎多夫的近卫第5集团军从草原方面军调拨给了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在奥博扬一线抵挡德军的进攻。12日,在二战最大规模的坦克战——普罗霍夫卡战役中,扎多夫的近卫第5集团军配合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发动了攻击,虽然付出了比德军大的损失但最终取得了会战胜利。8月,近卫第5集团军配合草原方面军解放了哈尔科夫。
9月7日,扎多夫的近卫第5集团军改隶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10月10日改称乌克兰第2方面军),参加了乌克兰左岸的一系列战役,23日,集团军解放乌克兰东部重镇小组尔塔瓦,29日,扎多夫指挥部队在行进间抢渡第聂伯河,在对岸建立了桥头堡。
进入1944年后,扎多夫指挥近卫第5集团军先后参加了克洛佩夫茨基战役及乌曼-博托沙尼战役,到5月上旬,部队越过国境攻入了罗马尼亚境内。6月底,集团军脱离了乌克兰第2方面军序列被编入了最高统帅部预备队。7月13日,集团军被编入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再次置于科涅夫麾下。
之后,扎多夫指挥集团军部队了7、8月间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成功地在桑多梅日一线建立了桥头堡。9月25日,扎多夫晋升上将军衔。
1945年1月,在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战役,近卫第5集团军作为主攻部队,沿着方面军主要进攻方向迅速突破德军防线,击溃了德军主力部队向西推进400余公里,解放了波兰南部地区,攻占了重要的工业区西里西亚。
此后,在方面军指挥下,扎多夫的近卫第5集团军突破维斯瓦河和奥得河,攻入了德国境内,在参与了柏林战役之后随方面军主力挥师南下,参加了卫国战争的最后一战布拉格战役。
战后,扎多夫继续担任近卫第5集团军司令员,在他担任这一职务中,近卫第5集团军一共受到了最高统帅部21次通令嘉奖,他本人也于1945年4月6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
1946年7月,扎多夫离开了近卫第5集团军,升任苏联陆军副总司令,负责作战训练。1950年,扎多夫担任了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
1954年5月,扎多夫被任命为位于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苏军中央集群总司令,这支部队的前身就是扎多夫的老部队乌克兰第1方面军。一年后,扎多夫回国重新担任了苏联陆军副总司令一职。
1955年8月8日,扎多夫晋升为大将。次年,他担任了苏联陆军第一副总司令。1964年,扎多夫改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总监察长之职。1969年,68岁的扎多夫退居二线,担任了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军事监察顾问。
1977年11月10日,扎多夫因病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6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新圣女公墓。
扎多夫是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曾获得过3枚列宁勋章、5枚红旗勋章、两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以及多枚奖章和外国授予的勋章、奖章。
2002年5月,俄罗斯军事学院依据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对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将帅进行了排名,扎多夫在入榜的33位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员中位列第20,他的评语是:“在众多集团军司令中是打高强度运动战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