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罕见照片:大户女子展示三寸金莲,男子用辫子绘制几何图形
创始人
2025-08-24 13:34:55
0

1939年,世界第一台照相机诞生,人类历史也从此有了新的记录工具,让我们有幸透过一张张老照片,穿越时空,回到被定格的那一刻。

当照相机来到中国时,正当清朝时期,也许来的不是好时候,我们曾经透过一张张老照片看到当时纸醉金迷的场景,也看到衣着褴褛的穷苦百姓的艰难生活,并惊讶于当时的风貌。

当今留存下来的老照片不仅仅这些,下至市井一隅,上至深宫内院,这些老照片还原了当时的民风民俗,阶层百态,为我们还原出一个完整的清朝。

清朝女服一大特色就是宽大,臃肿,女性身材被严严实实包裹,完全看不出线条。

说起来主要也是因为当时服装设计观念还未觉醒,裁缝技术落后,加上封建思想束缚,对女性肉身的过度保护,尽管服装的款式在当时有多种多样,却始终保持宽大不合身的原则。

和宽大的服装形成强烈对比的,不得不提脚部和如今正常比例天差地别的三寸金莲,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景象会产生自我怀疑,以为是照片的问题,直到所有老照片中的女性都是如此才相信这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这是封建观念的人文产物,也是古代女性的最大噩梦。

古代女性以小脚为美,从商朝到南宋各有说法,只能说由来已久。由于佛教理念和历史传说的结合,女性的足部成为莲花的代名词。

按照脚部尺寸大小,长三寸是小脚的最上品,约十公分长,我们说的三寸金莲名称就是由此得来。四寸为银莲,五寸称铁莲。而我们现代女性脚上长的,不能说排不上号,只能说啥也不是。

为了打造这双符合社会审美的小脚,女性从五六岁的时候就要接受缠足,她们想尽办法阻止脚掌的正常发育,甚至脚部骨折变形溃烂在所不惜,我们常说削足适履,也许这个词就是为描述这个现象产生的。

那缠足如此痛苦的人类,为什么还会一直延续下来呢?

首先,古人对小脚的病态痴恋蔚然成风,北宋大诗豪苏东坡写的《菩萨蛮·咏足》就曾描写出了金莲小脚女性的弱柳扶风,婀娜行走之姿,令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对小脚已有统一的审美。后期清朝文献中甚至还曾出现过《香莲品藻》这类文学著作对女性的金莲小脚做出分类,分享,甚至品玩攻略。

到了大清入关的时候,朝廷曾经声明女性可不必缠足,想要解除缠足这一风气,奇怪的是,不仅没有效果,连满人女子也偷偷效仿起来。

其次,小脚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不要以为如此痛苦的“矫形”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女性裹足无法下地从事劳动,自然成为了豪门贵族的专属标志,明朝甚至规定身份低微的人“男不许读书,女不许裹足”。

这也是为什么当代很多的小脚女子多为大户人家。有些条件很好的女性没有跟随当代风气,嫁入豪门时因没有一双动人的三寸金莲,甚至不能有名分。

与此同时,有的平民百姓为了让自家闺女跻身豪门望族,不惜让孩子从小加入“金莲阵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最后,不得不说封建社会中,男权对女性的压制。自古以来,女性天职是相夫教子,从未有过可以选择的权力。

包裹的小脚不仅可以展现女性柔美之姿,更重要的,行动不便之余可以轻松限制女性的人身自由。

由于小脚是取悦男性的重要途径,是嫁入豪门的敲门砖,也是在丈夫三妻四妾中获得稳固地位的加分项,这让古代女性在这个噩梦中痛苦万分又不得不趋之若鹜。

清朝前后期,发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朝代的更替。明朝时期,男性大多冠发,进入清朝时期,多尔衮颁布了“剃发令”,要求所有男性必须留辫子,而且前额的头发剃干净,为防止反抗和不顺从,甚至以个人和全家性命做威胁。

而当清朝被推翻时候,一纸《剪辫令》让蓄了200年的辫子造型就此解除。从此男性发型得到自由发挥,也预示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

清朝是个很神奇的朝代,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度,只是因为洋枪洋炮的威胁才被打开国门。

其实早在之前,各阶层力量的驱使,加上大时代的趋势推动,外国文化已然在这个国度悄悄生根发芽,源源输入。

那个时候伴随南怀仁,张诚等外国信教徒走入大清朝廷为国效力的同时,西方传教士也在大清范围内得到允许流入民间。

伴随宗教信仰的传播他们还带来了很多新知识,其它外国人的入驻也开始在国内开始创办西式学堂,教会学堂应运而生。

朝廷因为外交需要,也开始有意培训一批外语翻译人才,甚至到后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烈需求,也开始有了派遣留学制度,集中学习西方的语言,技术和军事要务。洋务大臣的推动让洋务学堂也频频崛起。

觉醒的资产阶级为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也开始组织师资力量学习外国知识,培养一批批为其服务的优秀人才,民办维新学堂也在民间同时兴起。

新式学堂犹如雨后春笋,悄然崛起,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在这个时期得到改革和创新。

得益于此,人们开始接触到外语,代数,地理,化学,物理,自然学科等,实用层面触及外交,军事,医学,工程……

图中的黑板大多为英文,人物跟随内容拿着自己的辫子在黑板上绘制几何图形,可见当时的西式教育已是以英文为主,见证了当代学员在接受西式教育时不忘根本,活学活用,倒也是有趣。

相关内容

每周股票复盘:柏楚电子(6...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柏楚电子(688188)报收于150...
2025-08-24 04:35:20
原创 ...
回顾历史,守望未来,欢迎来到【有观点大历史】精心整理、考据的二战珍...
2025-08-24 04:33:37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33篇
摄影:李鹏飞 安徽,诗情画意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
2025-08-24 04:33:26
原创 ...
在二战后期,美国连续向日本本土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随着原子弹的爆炸之...
2025-08-24 04:33:22
原创 ...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历史话题-朝鲜战争结束后,世...
2025-08-24 04:33:20
国内首次全套完整影印出版,...
“作为晚清时期创办时间较早、出版时间长久、规模宏大的中文期刊,《益...
2025-08-24 04:33:03
原创 ...
想必大家在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天子一怒就下令株连九族,“株连九族...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崛起,中国的实力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影...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衡量一件文物的价值绝对不能仅仅只看到本身的外在价值,可能这件文物是...
2025-08-24 04:32:11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民国时期的警察制度很混乱,不像现在分得这么清晰,甚至有警察被当作军队用,所以拿步枪的人数是远多于拿手...
原创 晚... 晚清时期出门坐轿车的大户人家小姐,拿着扇子的是千金小姐,而旁边的则是丫鬟,但是这样看起来,丫鬟比小姐...
原创 为... “陷阵营”是东汉末期的一支“特种部队”,史书记载 “ 所将八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
原创 刘...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
原创 明... 明朝一总兵,独挡李自成数十万大军,3百多年后头骨出土让人泪目 《孟子》中有一句话:生,我所欲也,义,...
原创 周... 周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从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到公元前256年周赧(nǎn)王...
原创 为... “门阀政治”成就了曹魏帝国,但也灭亡了大魏王朝 曹操薨,二子曹丕继任为汉帝国的魏王、丞相,领冀州牧,...
原创 没... 兵仙韩信有"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之能,也是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很多的歇后语和成语,也都与...
原创 曹...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豪杰如繁星点点,他们或智勇双全,或运筹帷幄,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三...
原创 清... (本文内容均基于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引用来源。文章内会有5秒免费广告,看完关掉即可,谢谢各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