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东北地区,国共双方都把争夺的焦点放在一座城市身上:四平。
一
四平今天是隶属于吉林省的一个地级市。从地理位置来看,四平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宁、吉林、内蒙古的交界处,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通向沈阳和关内地区的必经之地。自然,也是沈阳和关内地区往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发展的必经之地。
在解放战争初期,四平是长春铁路、四(平)洮(南)铁路、四(平)梅(河口)铁路的交汇点,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是东北地区的粮食集散地和工业重镇,对于国共双方来说,都是一座极具战略意义的城市。
对于我军来说,只要控制了四平,就能将长春和沈阳两个重镇切割开来,从而有效阻止国军继续向北满(东北地区北部,包括今天的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进攻。
对于国军来说,控制了四平后,既可以作为向吉林方向发起进攻的坚实后方,又可以作为退守沈阳的桥头堡。
南京方面电令原东北军第107师师长刘翰东率领军队进入四平时,就特别告诉他:“东北很重要,我们的命运在东北;而要控制东北,就必须夺取战略要地四平。”
二
对我军不利的是,国军在争夺四平的行动中非常迅速。早在1946年1月8日,当我军还在热河一带与国军激战时,刘翰东带着百余官员快速进入四平。因此,当1946年3月13日苏军撤出四平后,刘翰东就顺理成章地接管了四平。
我军立即打响了解放四平的战役。这一战的指挥官,是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10旅旅长钟伟。
在东北野战军中,钟伟的名头很响,被誉为“虎将”。
钟伟是湖南平江人,生于1911年10月26日。钟伟虽然是农民出身,但家庭还算太贫穷,在村里读过几年书,也算是村里的一名知识分子了。所以后来钟伟当了红军后,还当过宣传员、宣传队长、宣传科长一类的干部。到了抗战时期,1939年夏天,钟伟奉命参加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担任第二团团政委,到豫南四望山一带开辟根据地,这才有了指挥作战的经历。
钟伟爱打仗,一提到打仗就两眼放光;钟伟又善打仗,虽然作战勇猛,但绝不蛮干。每次打仗前,钟伟都会亲临一线,查看敌情、天气、地形等情况,掌握真实资料。在抗日战争中,钟伟打了好几场漂亮的战斗,在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时已经担任新四军第3师10旅旅长。
1945年秋季,钟伟率领10旅,随新四军第3师挺进东北,成为一名转战于东北地区的猛将。
1946年2月,当第3师7旅与友军在秀水河子歼灭国军第13军89师266团和265团1营时,钟伟在率领10旅在鹜欢池歼灭了国军第13军89师267团1个营。这两场战斗都取得了胜利,但秀水河子战斗闻名天下,鹜欢池战斗却默默无闻。钟伟憋足了劲,要再打一场漂亮仗。
三
攻打四平,就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攻打四平,说容易也容易。国军进入四平较早,比较匆忙,国军新1军、新6军、第52军、第71军这些王牌部队,还没来得及来到四平。事实上,四平不但没有王牌军,连一支国军正规军都没有,只有4000多名临时拼凑的保安队。
攻打四平,说难也难。四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着较为坚固的城防系统。当时我军缺乏大口径火炮,没有攻城利器,似乎很难啃动四平这根“硬骨头”。
钟伟手下有多少兵力呢?有老部队10旅28团,有第24旅70团,有保安第1旅1团,另外抽调了万毅7纵56团,一共4个团。
1946年3月15日,钟伟率领4个团的兵力打响解放四平的外围战,一举攻克了位于四平西郊的飞机场,切断了四平守军的逃跑之路。经过1天激战,钟伟率部清除了所有四平外围据点,将四平重重围困。3月17日凌晨2点,钟伟率部向四平发起总攻。
在一顿猛攻之下,我军只用了10个小时,就攻克了四平,结束了全部战斗。这时候,战士们刚好赶上午饭。
解放四平拉开了“四战四平”的序幕。此战中,我军活捉了包括刘翰东在内的大小官员和4000余名国军,还缴获了重机枪69挺、大小炮32门、步枪2000余枝、汽车20辆、马700匹,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堪称收获满满。钟伟由此一战成名,成为全军赫赫有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