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重,问年幼的宝庆公主:“你觉得父皇还能活多久?”在场的人都紧张不已。谁知,宝庆公主的一句话,让自己和生母逃过死劫。
晚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变得暴怒无常。
在接连失去挚爱马皇后,爱子朱标后,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大不如前,多疑敏感,铁血手腕,在朝堂上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据史料记载,那一阵子,不仅在前朝的大臣们战战兢兢,上朝时害怕说错了话丢了小命,朱元璋后宫中的女人们,也都如履薄冰。
1387年,因长时间的暴躁和焦虑,朱元璋病倒了,所有太医竭尽全力救治,他的病情却久久不见好转。
后宫中,有一位朱元璋亲封的妃子张美人。她出身一般,没有什么娘家背景,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也只算是姿色平平。
几年前,偶然的机会,张氏得到朱元璋的宠幸,生下了女儿宝庆公主。
晚年还得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朱元璋很是高兴,晋了张氏的位份,她才真正在宫里有了一席之地。
可一眨眼,宝庆公主都快四岁了,却没见过忙于朝政的父皇几面,这让张美人很是忧虑。
万一朱元璋把她们母女忘了个干干净净,那在这后宫中,她们就很难立足了。
心思敏感的张美人觉得,朱元璋现在病倒,心情应该是最为脆弱的时候。
考虑再三,张美人带着年幼的宝庆公主前去看望朱元璋,也好博得一个贤淑的好名声。
这天,一到了朱元璋的寝宫,看着所有伺候的宫女都诚惶诚恐跪在地上,天真的宝庆公主不明所以,只是瞪大眼睛看着病榻的朱元璋。
很快,朱元璋注意到了自己的小女儿,把她叫到身前来,安静地注视了她半晌,这才开口:“孩子啊,你看父皇这病还能好吗?”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尤其是张美人,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会这样问,一时之间紧张得手脚都僵硬了。
要知道,对于朱元璋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能看出背后张美人对宝庆公主平日的思想教育。
童言无忌,要是自己女儿说了什么让朱元璋不满的话,当场丢了性命都是有可能的。
谁知,宝庆公主想了一会儿,笑着对朱元璋说:“父皇的病当然会好。就像宝庆生病时一样,母亲说睡一觉,醒来就没事了。”
看着天真可爱的女儿,朱元璋也久违地露出了笑容,亲昵地将她抱入怀里。
“父皇要赶快好起来,和母亲一样,陪伴着女儿长大。”
殊不知,正是因为宝庆公主这句发自内心的话,触动了朱元璋冷硬的心,也救了她的母亲张美人。
朱元璋死后,后宫里整整38位妃嫔,十多位没有位份的宫女,统统都被要求殉葬。
张美人却成了唯一幸免于难的人。她知道,自己对朱元璋而言没什么特殊的,只不过是女儿宝庆公主的话让皇帝有了恻隐之心。
不久后,作为钦点皇太孙的朱允炆即位,称为建文帝。对待自己名义上的姑母宝庆公主,朱允炆宽厚有加,吃穿用度都给予她最好的。
被皇帝恩赏,又被生母宠爱,宝庆公主就这样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几年后,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凭着先前的装疯卖傻,成功掩人耳目,消除了皇帝戒心,如今羽翼丰满后,他果断挥刀进宫夺位。
朱棣为人果决,铁血手段不输当年的朱元璋。顺利登基后,他大力追杀建文帝时期的同党臣子,斩草除根毫不留情。
当时,宫里人听说朱棣的手腕后,都非常害怕。彼时,宝庆公主只有8岁,却已经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有所感知。
虽然她与朱棣是名义上的亲兄妹,却年龄相差甚远,平日里也很少见面,谈不上有多大的交情。
他会开恩庇佑自己的性命吗?
出乎宝庆公主意料的是,朱棣不仅没有伤害她,反而对她极为照顾,入京后多次派人询问公主府是否缺少什么东西。
他还特别下令,将宝庆公主交给发妻徐皇后亲自教养。皇后对待宝庆公主这个幼妹,同样疼爱有加。
在徐皇后的教导下,宝庆公主出落得伶俐动人,端庄大方,很是招人喜爱。
公主成年后,到了婚配年龄,永乐帝朱棣在百忙之中也多次提醒徐皇后,一定要好好留意京中品行上佳,前途大好的贵族公子,要为宝庆公主寻一个好的归宿。
宝庆公主最终看上了当时的千户赵晖,朱棣和徐皇后都觉得此人没什么大问题,果断给宝庆公主赐了婚。
永乐十一年二月初一,宝庆公主风光出嫁。朱棣事先给予她丰厚的嫁妆,是其他公主嫁妆的10倍不止。
还特别下令,让皇太子朱高炽一路护送公主出宫,直至她到达住处。
公主出嫁当天,朱棣下令大赦天下,可谓是给足了宝庆这个妹妹排面。
不得不说,宝庆公主是幸运的,在那个对女子多有严苛和束缚的宫城内,她能得三朝皇帝优待,享尽尊荣,十分难得。
但也可以推测,宝庆公主本身是个温暖真挚的人,怀有一颗纯粹的心,对身边人付出了关怀和爱意,她才得以收获了幸运。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