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元末明初,所有人都身处兵荒马乱的紧张氛围中。朱元璋的功臣集团为之所向披靡,但战火却逐渐蔓延进了民间百姓的家中,甚至从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开始这样的情况就已经屡见不鲜。
这一时期朱元璋和马氏无非都还心怀大善,收养了不少养子,同时也能说为自己后来效力奠定了基础。
其中有一个养子尤为要注意,因为在朱棣篡位登基后,其将自己的小女儿嫁与“养子”的后代,并且还是个庶子,身份地位总归是有点称不上公主的。
但是,谁让他姓“沐”呢!
一、“养子”沐英
朱元璋这个尤为要注意的“养子”名叫“沐英”。关于他的名字问题存在争议,但是他在八岁跟随朱元璋,“沐英”的名字也便是朱元璋赐予的。
开始的时候,沐英也有冠有朱姓,并按照朱家的辈分排在了“文”字辈。可一旦朱元璋称帝,“皇子”的位子是否还需要给他留一个?终究是“养子”,改姓其他姓氏也便能说得通了。
从沐英这里开始,“沐氏”的名头可谓在明朝打得响亮,更在云南占据重要地位,不然朱棣如何愿意将女儿嫁与云南,并且对方还是个庶子,无疑就是想和沐家再攀上点关系。
而这一关系的建立,也便是沐英奠定的。沐英的父母虽然早亡,但是朱元璋和马氏无疑担任起了对沐英的教导之责。
并且朱元璋在收其为养子的时候已然加入红巾军,马氏多相伴左右帮助,沐英也便从小对军营生活习以为常。
我们可能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像沐英一般寄人篱下的孩子同样也会早熟。
再加上紧张的军营生活,沐英也算是在其中不断锻炼起来了,与同龄玩乐的孩子相比,沐英则会更显得成熟稳重很多。
八岁到十八岁是沐英迅速成长的一段经历,同时也对朱元璋夫妇感恩戴德。待到有能力效忠时,沐英又不乏能够成为朱元璋手中的一员能将,也可以说是明朝开国的功臣。
沐英被朱元璋发现“靠谱”时,便被授予帐前都尉之职,并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了镇守镇江之责。
虽说沐英的能力有,但是这时的经验还是不足。
就如在朱元璋西战陈友谅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着东边的张士诚,要知道这时的沐英就在东线上,但直到朱元璋派去了徐达,才算是真正的安心。
不是说他不行,只是说毕竟他才初出茅庐,需要做出点战绩才能更让人信任。由此朱元璋在作战上也会对其着重进行培养,随后沐英就有去往铅山、崇安等,与之协同作战的更是我们人尽皆知的汤和等名将。
战功立起来了,军中的指挥事宜更被他摸得清清楚楚,甚至沐英的点子要超出一众将领,更将士卒管理的井井有条。由此可见,沐英治军绝非一般。
二、在云南的沐英
朱元璋即位后,云南的征讨工作在洪武十四年开始,沐英也就是在这时去往了云南,并被任命为右副将军,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云南工作。
可以说沐英的后半生的都是在云南度过的,而且就以朱元璋的猜忌看,将他安排在云南无疑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异己。
毕竟朱元璋的开国功臣能有几个有好结果,即使是他的养子又怎样,终究没有流着他们朱家的血。
如此,平定云南的战乱沐英花费了两年,可平定后一直到沐英去世他都将最大的精力放在了云南的治理上。
这样的功臣朝廷的重视度不好说,但是对于云南的百姓来说,他无疑是最大的“恩人”。
首先是平定工作,“曲靖之战”名声远扬,沐英更在多次作战中与其他将领默契配合,不仅想出了颇有成效的军事策略,自己还义无反顾的身先士卒。
这样将领显然已经不多见,但沐英能够做到,同时也便在军中树立起了威名。
久而久之,沐英带动着士兵们的士气,更使军中形成了团结一心的氛围。
沐英会为很多人豁出性命,同样士兵们也会觉得沐英不可或缺,为之施以援手,总之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达成,这场平定工作也就必然胜利。
然后在治理工作上,沐英相当重视农业的发展,以及其在经济上的带动作用。
一方面当地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以做到屯田的效果。其首先帮助到的自然是当地的百姓,再者沐英也做到了军屯的可能。
可以说在沐英的主张中,他手下的将领和士兵开始了一定程度上的开垦,确保了自己的口粮不受限,更还为朝廷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的开支,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在农业的带动下,水源也算是一大麻烦。沐英也不拖沓,他就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开挖水渠,以达到百姓甚至自己的所需。
由此可见,云南各方面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当地面临的一些威胁,沐英也有着手进行解决。
随后经济的发展也便提高,云南一定程度上的安宁达成,沐英劳苦功高,留给当地百姓的只有感恩戴德。
三、沐英后代“沐天波”
纵观沐英在云南的功绩,显然他的形象已经在百姓间树立起来,而且他的势力更遍及云南各地。沐英死后,朱元璋更将其追封为了黔宁王,并且还是破格追封,更以“王”礼葬。
如此,沐氏的威望始于“沐英”,而终于“沐天波”。
沐天波是沐英的第十一世孙,但相较于沐英来说,沐天波的能力便是平平无常,为何这么说呢?
沐天波承袭爵位的时候还年幼,一些地方事务他自然还难堪大任,但不乏还有其他官吏的帮助。但是毕竟身处农民起义的年代,他们安定得了一时,却难以安定一世。
开始的时候云南并没有身陷天下大乱的风波,毕竟其离开战地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但是四川被张献忠攻入后,在其旁边的云南自然而然也就需要紧张起来了。
一时间沐天波身处的地方恐慌不断,更混乱复杂,他能做的也只能是派遣将领展开一定的防守工作。可他派出的将领李大贽有勇无谋不说,还多次侵扰他地,无疑只会在混乱时期雪上加霜。
而后沐家的家世深厚,家里边的资产更让人为之心动。如此,沙定洲一度成为了沐天波最大的敌人,而沐天波却什么都不敢做,甚至说是无从应对。
当交战开始后,沐天波只能一逃了之。最后吴三桂进入云南地界后,沐氏家族的势力也就此彻底功亏一篑。
结语
沐英接受了朱元璋十多年的恩泽,而后也在云南尽心尽力了十几年,其后代也同样忠于朝廷。可以说明朝的沐王府也算是有始有终,在明朝的历史上更响彻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