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体坛周报 谢锐)
记者谢锐张家港报道 全国“围棋之乡”现在已经超过70个,但在35年前,当时的国家体委授予五地为“围棋之乡”,分别是:河北怀安县、上海嘉定区、江苏张家港市、浙江天台县、浙江嵊州市。这五地因围棋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围棋活动的广泛开展而获此殊荣。当时不仅是“围棋之乡”,还有“足球之乡”、“排球之乡”,是推动体育运动开展的大环境下的产物。
但由国家体委授牌的“围棋之乡”仅限于五个。2011年中国围棋协会重新授牌“围棋之乡”,山东德州市、浙江衢州市、安徽宣城市、江西丰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等获牌,至此,全国围棋之乡达到10个。此后于2016年开始,“围棋之乡”授牌开始加速,至今已逾70个。
“围棋之乡”授予标准包含重要两条,一是“当地举办过三次以上全国性的围棋赛事,并经常组织区域性的围棋活动,有传统性的全国围棋赛事优先”,二是“在不低于十所小学或幼儿园开展围棋普及活动,如围棋进入校本课程或选修课等,有固定的教师、固定的棋具、固定的课时”。这些条件于张家港而言早已达到,仅以此次女子职业围棋新锐赛举办地高新区(塘桥镇)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家港塘桥镇连续举办十七届围棋文化赛事,多次承办全国围甲联赛,通过赛事落地、校园普及、社区推广等多维联动,已实现“让围棋走进千家万户”的文化愿景。
此次比赛8月在塘桥镇举办,当地将每年8月定为高新区(塘桥镇)“围棋月”。除了举办首届全国女子职业围棋青少年争霸赛外,还陆续开展围棋家庭21天挑战赛、出棋制胜——棋王争霸赛、围棋知识竞赛、小小围棋巡讲团、故事小主播、围棋角活动、第二届金塘桥青少年千人围棋赛、围棋儿歌创编与唱演、围棋创意手工制作、亲子游戏棋制作、围棋长卷画、写意水墨画、围棋情景表演以及围棋活力操活动,仅仅这些活动内容,即可管窥当地围棋之热。
张家港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名列第三,拥有雄厚的经济文化实力,这也是他们能将比赛办出“味道”的源头。本次比赛为参赛选手定制专属比赛服装。服装以黑白主色呼应围棋本源,采用传统立领设计,点缀竹叶刺绣,其意在于落子如竹、弈出风骨。
比赛服装素雅端庄简洁大方,很有民族服装风。吴依铭七段、陈心飏三段等棋手用心地扎上麻花辫,再搭配竹叶刺绣裙装,传统淑女范美不胜收。
张家港每年承办多项职业围棋赛事,女子职业围棋新锐赛还是第一个由张家港创办的职业赛事,这也是张家港围棋一个新的开端。此前,张家港诞生过两位职业棋手,分别是蔡文鑫二段和王若宇五段,其中蔡文鑫2016年定段时,还是整个苏州市近二十年来成功定段的第一人。
最具资格的“五大围棋之乡”实至名归,不负30余年盛名。除了张家港,地偏人少的怀安县还多年坚持举办全国性业余围棋比赛;上海嘉定区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全嘉来赛”嘉定区业余联赛;天台和嵊州不仅多年来举办各大围棋赛事,而且还涌现出了多名职业棋手,都是中国围棋赖以发展的“基本盘”。
(转自 体坛周报 谢锐)记者谢锐张家港报道 全国“围棋之乡”现在已经超过70个,但在35年前,当时的国家体委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