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小麦起源:为何说不一定源于西方,还可能本土起源?
创始人
2025-08-04 00:02:25
0

过去百年,关于中国小麦起源,西方主流观点是:大约1万年前,西亚开始人工栽培小麦,此后传播到中国,即“中国小麦西来”。

美国学者费正清断言:中国人使用的铁器、战车、马匹、麦子、家畜与象形文字,全都是“从近东由中亚路线传入”。可以说,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华文明的最重要因素,全都源于西亚原型,包括本文所谈的小麦,所以西方认为“中华文明西来”。

当然,如今考古已经推翻了“中华文明西来说”,也证实中国汉字源于本土,不可能源于西亚楔形文字,还有水稻也被证实源于中国等。但在另一方面,还有不少被普遍认为源于西方,其中就包括小麦。

然而,中国小麦到底是不是西来,以现有研究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疑问,尤其本文所谈的三点,在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关于中国小麦起源探索,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而不是匆忙的就下定论。

首先,西方断代问题

所谓信史,至少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元素,记录事件有一套规范。因此,信史标准相当于今天的学术范式,你质疑司马迁怎么知道一些密谋的,这一点的确不好说,但司马迁记录的事件很规范、且基本又不超自然超现实,那么事件本身没法证实却也没法证伪,因此依然可以划为信史行列。总之,信史的第一要求是时间清楚。

探索史前历史,首先在于断代,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把明长城断代为2000年的秦长城,那么秦朝就了不起了。因此,对于史前遗址,首先要搞清楚距今大致年代,断代一旦出现重大错误,那么一步错、步步错,接下来的历史研究就必然谬以千里。

碳十四之前,靠主观判断断代,西方构建了世界历史年代体系,但在碳十四出现之后没什么变化,当然安特生估算仰韶遗址时却出现重大错误。因此,西方对西亚、欧洲、古埃及等的考古断代,到底准不准,其实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比如,黍的起源错判就很难不让人多想。过去,西方考证认为“黍起源于西亚”,这些都有相关论文,看起来非常严谨、专业、科学,但本世纪中国科学检测发现,“西亚黍”、“欧洲黍”同时被西方高估了至少1500年,“西亚黍”距今不超过4500年。问题是:为何西亚与欧洲两地断代同时错误,且错的如此离谱,黍所在的遗址断代还可信吗?

因此,谈论中国小麦起源问题,甚至其他很多发明发现起源时,是不是要重新审视一下过去西方构建的年代体系?中国诚实断代,其他国家随便拔高,那么最后怎么搞都是“中国xx起源于西方”。

其次,传播路线问题

完整考证起源问题,除了比时间先后外,还要考证传播路径等问题。比如,印第安人的某些发明发现,尽管晚于欧亚大陆,但因为地理隔绝的原因,因此就极有可能是独立起源。考证小麦起源问题,也要将传播路径搞清楚。

按照常理,如果西亚小麦传播中国,那么理论上率先到达的应是中国西部,然后逐步东传。但问题是,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小麦在新疆,其次是在山东,陕甘地区的小麦晚于山东,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小麦在新疆北部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距今大概5200年,但属于二粒小麦,而不是六倍体小麦;第二早的在山东青岛胶州赵家庄遗址,距今大概4600年历史,比河西走廊等西部地区还早600年。

需要说明的是,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出土了很多5000年以内的史前大型遗址,如果小麦从西至东传播,这些大型遗址势力最可能获取,理论上留下的痕迹应早于山东,但事实上却是这些地区的小麦晚于山东出现。

于是,中外很多学者认为:西亚小麦通过欧亚草原,通过中间的诸多部落,如同接力赛一般,一路向东传播,通过东北跨过渤海湾,最终抵达了胶东半岛。但这一传播路线也存在问题,因为既缺少足够的考古证据支撑,同时为何不先在辽宁河北等地种植?这些疑问如今还没有答案。

总之,山东小麦西来的欧亚草原通道说,逻辑前提是认为中国小麦起源于西亚,然后以此推论,但中国山东的小麦为何不可能是本土起源,为何不是中国人培育而出的呢?

第三,小麦演化问题

小麦并非天然存在,而是不断进化而来的,虽然有些证据说中国六倍体小麦源于西方,但也有很多证据表明本土起源,比如陕西省社科院学者陈恩志在《中国六倍体普通小麦独立起源》论文中有详细说明,笔者简单摘取两点:

其一,谈及起源问题,如今遗传学上最常用的理论之一,就是源头地带种类必然更丰富,支流上显得单一。因此,考证源头问题,可以考证地区品种与变种多寡情况。

在中国黄河流域,存在大量与栽培小麦亲缘最接近的小麦草,且小麦草密集分布区域,发现了很多原始社会遗存;同时,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与变种之多是最罕见的,总计6000多个类型、86个变种,种类之丰富远超西亚。

其二,小麦大麦的起源,就如现代人起源一样,西方普遍认为是“单一起源”,但中国不少学者认为“多地起源”。那么,现代人起源暂且不谈,小麦真的是西亚单一起源吗?先看看大麦起源考证。

上个世纪,在四川青藏等地区,先后发现六棱大麦、二棱大麦、瓶形大麦等栽培品种的生物原型。通过研究发现,二棱野生大麦是真正的野生种、最原始的祖先,六棱野生大麦是原始栽培种,栽培大麦的直接祖先。即,大麦的西亚单一起源说被推翻,中国也是大麦起源地,大麦实质是多地起源。既然如此,六倍体小麦还一定是单一起源吗?

陈恩志的论文,详细论证了“中国六倍体普通小麦独立起源”,内容比较专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除了陈恩志,还有农业科学家李璠等很多学者支持本土起源,都有详细论述,在此就不一一再谈。

客观地说,关于中国小麦起源问题,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无论“本土说”、还是“西来说”,两者都各有证据、也各有不足,因此都是可能性之一,而并非就是定论。

在还有争议的情况下,就匆忙认定“中国小麦西来”,如果对了还好,如果错了,那么不仅抹杀先民努力培育小麦的贡献,而且也会贻害子孙,可谓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代。因此,学术研究可以探索西来或本土,但媒体上还应客观一些,两者都要提及,而不是只谈西来说不谈本土说。

参考资料:《陈恩志——中国六倍体普通小麦独立起源》等

相关内容

子女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 家...
当子女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然而,家长们也...
2025-08-05 08:41:50
粤动中华 迷你马拉松火热启...
4公里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了来自大湾区各地的跑步爱好者踊跃参与。受访...
2025-08-05 08:40:19
罗源鉴江镇历史文集《鉴水长...
《鉴水长流》,一部承载着罗源鉴江镇历史记忆的文集正式出版。它如同一...
2025-08-05 08:39:39
职工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两岸...
职工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两岸赛区选拔赛正式拉开帷幕,开始接受报名啦!...
2025-08-05 08:39:02
原创 ...
你知道中国古代谁是最富有的人吗?我相信很多人会说是“ 富可敌国 ”...
2025-08-05 08:34:12
原创 ...
老周 摘要:蒙古草原有左翼右翼之分,还有内蒙古和外蒙古之分。曾经横...
2025-08-05 08:34:03
原创 ...
二战结束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军头们口...
2025-08-05 08:33:53
原创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
2025-08-05 08:33:51
原创 ...
他是国军上将,绰号水晶猴,骂过蒋介石,建国后获一级解放勋章 在民国...
2025-08-05 08:33:45

热门资讯

重磅赛事接连开赛!来祝家领略马... 东南山上度凉夏,骏马款款来祝家。7月20日,2025“低卡博士杯”马术大奖赛在浑南区祝家街道精英汇马...
“滑动湾区”澳门站开幕,将滑板... 8月3日,“滑动湾区|粤港澳青年非遗滑板共创展”在澳门疯堂十号创意园开幕。 展览以滑板为创作载体,融...
原创 秦...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无疑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丰功伟绩家喻户晓,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还发明了一个...
原创 朱... 朱元璋建国比刘邦难一点?没有刘邦,秦朝一样会被项羽覆灭 刘邦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的时...
原创 秦... 秦始皇统一中国,可谓功不可没。但他一生横暴奢侈、极度荒淫,死后还想在幽冥世界享受生前的权势富贵,却让...
原创 毛...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国共两党的政治博弈也随之展开。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这是一场...
原创 历... 今天咱们聊聊清朝那些事儿,说说董鄂妃。每每提到她和顺治帝的故爱情事,总是让人唏嘘不已。她的生活,就像...
原创 美...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曾在1837年踏上美利坚合众国土地。这次美国之行时间不长,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他在1...
原创 老... 前言 1949年,这一年对于蒋介石来说,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解放军兵临城下,不论蒋介石如何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