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穷苦型,如朱元璋,刘邦刘备之流,另一种则是将军型,典型代表人物是赵匡胤。刘备早年穷的叮当响,却敢嚷嚷着拯救苍生挽救社稷,乍一看完全不失英雄气魄。此人虽自诩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平日里也只是卖草鞋为生,在与关羽张飞结义起家后,常把道义,正统之类的话挂在嘴边。
然而事实却是东汉正统刘协还在世时刘备就已经迫不及待的登基了,这倒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一向谨慎的他为何主动逆天下之大不违,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呢? 说到刘备称帝,就不得不提起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心思极其细腻,他在世时没有称帝,曹操的帝位是曹丕登基后追封的。魏帝立,东汉亡。汉室子孙虽然在世,可也只是任人宰割的鱼肉,朝廷说白了都只听曹家的,东汉名存实亡。而曹丕称帝后也就彻底向世人宣布自己的意愿。这样一来刘备也就没有必要再打着复兴汉室的口号打天下了,换个角度,如果刘备以汉室子嗣的名义自己称帝,那百姓肯定愿意站在自己这边,曹氏是贼,刘汉依然保留,打着正义的幌子和曹丕争天下,这样一个好机会,换做任何人都不会放过。 其次,联系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称帝是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以后的事了。关公因为盲目自大断送了蜀汉前程,荆州落入吴人之手,自己的首级也没能保住,这样的大败在蜀军内部势必会引发广泛低迷。刘备称帝情况立马就不同了,蜀汉集团原本就对东吴一肚子火,恨不得马上报仇雪恨,刘备在这个时候称帝,讨伐东吴就变成了本应该做的事,东吴偷袭了正统而遭到讨伐,天子刘备率军攻吴理所应当,进而鼓舞一蹶不振的士气。最后,作为三国集团中家底最薄弱的君主,刘备深知自己能力有限。所以自打他闯天下以来,一直靠复兴汉室收买人心,就事实而言,刘备绝不会浪费自己的兵马让汉献帝捡现成的。这就好比明朝朱棣打南京勤王,名义上是消灭奸邪齐泰,黄子橙,其实是想自立为王。南京城破没过多久朱棣就成为了明朝的新主。刘备同样如此,他才不会管汉献帝如何如何,东汉的灭亡恰好给了他机会,刘备这时再不称帝那他也不用和曹丕争天下了。